向太陈岚奉劝大家千万不要移民美国,因为她有很多朋友这几年都想离开美国回来。但头疼的是,想离开美国不容易。因为美国首先要审查你前七年的税交齐了没有,然后还要预估你未来七年的收入,这七年的税也要交,就像交罚金一样,这一套手续走完了,才算弃了美国国籍,赎回了身。 向太说的“前七年税”和“未来七年税”,其实是对美国退出税制度的通俗概括,实际操作比这更细致也更严格。 美国的退出税在2008年通过相关法律正式确立,核心就是盯着那些想通过放弃国籍逃税的富人,基本上普通工薪阶层弃籍可能不用走这么复杂的流程,但也少不了各种审查手续。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退出税的具体征收方式,完全不是补完过去的税就完事。 首先要算净资产税,简单说就是把你名下所有资产按当前市场价算一遍,减去当初买这些资产的成本,剩下的部分超过免税额度就要交税。 更让人难接受的是,这笔税是按“账面收益”算的,哪怕你没卖掉资产拿到现金,也得先掏出真金白银交税。 要是拿不出钱,只能申请延期付款,但得用财产抵押,还得付利息,等以后卖掉资产了,第一时间就得把税补上。 然后是递延薪酬税,像养老金、股权这些未来才能拿到的收入,要按固定比例当场征税,相当于提前把以后的税给交了。 还有馈赠税,要是弃籍前想给美国公民送点东西,超过免税额度的部分也要交税,而且税率还不低。 美国实行全球征税制度,不管你是美国公民还是绿卡持有者,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赚的钱都要给美国交税。 弃籍的时候,税务部门会倒查好几年的税务记录,不光是美国境内的收入,海外资产也得一一申报,要是有遗漏或者没交齐的,不光要补税,还得交罚款和利息。 曾经有个社交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弃籍的时候光因为股权收益就要交几亿美元的退出税,哪怕能延期到卖掉股权再交,每年还得付不少利息。 这种情况下,不少想弃籍的人要么是交不起高额税金,要么是受不了漫长的审查,只能暂时搁置回国的想法。 反过来看,中国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都很友好。 虽然法定税率看着不低,但实际有效税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对国际资本和人才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于回流的人才,各地还有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在住房、子女教育、科研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让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国内的生活和工作。 相比之下,美国的税收负担一直不轻,加上弃籍时的高额退出税,不少人算下来觉得不划算,自然就想回到国内发展。 这几年之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美国人想弃籍回流的情况,除了弃籍流程复杂,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 以前很多人移民美国,是冲着所谓的“更好发展机会”,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不管是就业机会、创业环境还是生活便利度,都不比美国差。 就拿创业来说,国内有各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融资渠道、产业链配套都很完善,很多回流的人发现,在国内创业的成功率和发展空间反而更大。 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回来的重要原因。 移民还是不移民,回国还是不回国,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 但要了解清楚每个选择背后的利弊,尤其是像美国弃籍这样涉及复杂税务和法律问题的事情,更要提前做好功课,一旦做出选择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