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把日本的限制解开,军实最终能达到哪个水平?说句不好听的,美国的阉割力度太强了

阿皮历史库 2025-11-06 10:35:03

假设把日本的限制解开,军实最终能达到哪个水平?说句不好听的,美国的阉割力度太强了,对日本这种驻军国家来说,一旦真正恢复军力,恐怕迅速会成长为世界顶尖军力!     二战结束后,美国给日本套上了和平宪法,其中第九条明确说日本放弃战争作为国家主权,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交战权。     这就从法律上把日本的军事发展钉死了,之后又搞了“武器出口三原则”,不让日本卖武器,也限制它和其他国家搞军事技术合作,相当于断了日本军工产业的国际市场和技术交流渠道。     更关键的是,美国在日本驻军,表面上是保护日本,实际上是盯着它,不让它脱离自己的掌控。     但事情从近几年开始变了,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搞平衡,开始慢慢松口子,2014年日本搞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把原来的武器出口禁令放宽,用“防卫装备”“转移”这些词换了个说法,实际上就是允许向关系好的国家出口武器了。     到了2022年底,岸田政府出台“安保三文件”,直接提出要发展主动攻击能力,还要把防卫开支翻倍,这标志着日本战后的防卫政策彻底转了向,从“专守防卫”变成了可以“先发制人”。     现在日本还在讨论进一步放宽武器出口规则,准备全面允许出口无杀伤能力的装备,甚至可能向冲突地区周边国家出口导弹、驱逐舰这些攻击性更强的装备,可见美国的“阉割”力度确实在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完全放开,毕竟美国从来不会养虎为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的军工产业根本没断过,只是换了个马甲在发展。     日本的五大军工巨头,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本制钢所这些,都是民用和军用两条腿走路,而且技术实力相当强。     三菱重工的长崎造船厂,平时造民用船舶,战时就能快速转产军舰,现在已经能造“苍龙”级常规潜艇,这种潜艇是全球最大的常规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三周,还在研发更先进的锂电池技术,比现在的AIP系统效率高不少。     它还把“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改成了能搭载F-35B的轻型航母,虽然改造周期要五年,但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川崎重工负责造飞机,P-1反潜巡逻机、XC-2运输机都是它的手笔,还能组装F-35A战斗机,每年能组装10架,技术熟练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大件,日本的精密制造和材料技术更是强项,日本制钢所生产的120毫米滑膛炮,性能比德国的还要好,穿甲能力相当出色;三菱电机的制导系统,能让导弹的命中精度大幅提升,现在正在把12式反舰导弹的射程扩展到900公里,还能用地形匹配和卫星制导,打击能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民用技术转军用的潜力很大,它的锂电池技术、碳纤维材料、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军事领域急需的,一旦需要,很快就能转化为战斗力。     而且日本的经济实力还在,虽然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但GDP总量依然是世界第三,2023年大概是4.2万亿美元,只要把防卫预算提到占GDP的2%,就能有八百多亿美元的军费,这个数字在全球能排到前列,足够支撑它搞大规模的军备建设。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假如不对日本加以限制,其成为世界顶尖军力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幸运的是现实没有允许日本全面扩军的环境,美国不会完全放开对它的控制,国内有民意制约,周边有强大的邻居,国际社会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决定了日本就算解开部分限制,也只能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强国。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