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两年内稀土有新替代源,全球供应链将重构?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国际媒体专访时明确表态:“他们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对全球供应链实施稀土管制的举措引发了连锁反应,这让各国普遍意识到供应链依赖的潜在风险。目前已有两国达成平衡的合作框架,稀土供应不再会被当作遏制工具,他们在稀土领域对美国的影响力最多维持24个月,届时全新的稀土替代源将正式落地。” 贝森特的发言并非空穴来风。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稀土储量约1.2亿吨,中国占比36%,而澳大利亚、美国本土及非洲多国的未开发储量合计达62%。近期,美国已与澳大利亚签署升级版稀土合作协议,计划投资45亿美元扩建西澳大利亚州的稀土分离厂,预计2026年中期产能将提升至每年3万吨,可满足全球15%的需求。 替代技术层面同样传来突破。美国能源部2024年资助的3个稀土替代材料研发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其中某团队研发的无稀土永磁合金,在磁性能上达到传统钕铁硼磁铁的85%,成本却降低40%,已与通用汽车、特斯拉达成供货意向。欧盟也同步推进“稀土替代计划”,联合德、法企业研发的超导材料,可减少新能源汽车电机中60%的稀土使用量。 不过,行业内也存在不同声音。国际稀土协会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仍高度集中,替代材料的稳定性和规模化生产仍需时间验证。 但贝森特在专访中强调,“多国已形成协同发力的格局,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将同步推进,24个月足以完成供应链的重构”,这番言论无疑将加剧全球稀土领域的博弈与竞争。美国稀土需求 中美稀土之争 美国稀土战略 美国稀土依赖 美国稀土事端 稀土出口危机 全球稀土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