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国防部长西奥·弗兰肯对俄罗斯发出威胁,如果俄罗斯“决定强加于人”,比利时将“把莫斯科从地球上抹去”。好的口气哦,一个小小的比利时用什么抹掉莫斯科?这哥们不知道喝了多少才会喊出如此不自量力的话。 先不说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军事强国的硬实力,单看比利时自身的家底,就知道这威胁纯属纸上谈兵。 2025年的全球火力指数里,俄罗斯稳稳占据第二把交椅,手握4309到5459枚核弹头,构成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一枚“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能到1.8万公里,携带10个分导弹头,破坏力相当于500多枚广岛原子弹,从本土飞到美国都只要20分钟,更别说距离更近的欧洲大陆。 再看常规力量,俄罗斯现役部队超113万,预备役200万,坦克产量4个月顶北约一年,炮弹年产200到230万枚,远超西方总和,这样的军事体量,别说比利时,就算整个欧盟联手都得掂量掂量。 而比利时呢,2024年的联邦财政赤字就高达280亿欧元,占GDP的4.6%,远超欧盟3%的红线,新政府不得不计划未来五年缩减230亿欧元预算,连内阁成员都从20人砍到14人来省钱,这样的财政状况,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银投入国防都是个问号。 比利时全国总人口不过千万级别,军队规模撑死了几万人,既没有核武器,连先进的常规武器都得依赖北约供应,想要“抹去莫斯科”,无异于蚂蚁想要撼动大象,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一场无人当真的闹剧。 比起虚无缥缈的对俄威胁,移民问题才是比利时当下最该头疼的燃眉之急,而弗兰肯作为前移民部长,不可能不知道这背后的棘手程度。 2025年初比利时移民人数占总人口至少22%,这个数字在首都布鲁塞尔更是夸张,非比利时籍人口已经超过37%,接近40%,也就是说在布鲁塞尔的街头,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外来移民。 大量移民的涌入确实在短期内填补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欧盟近三分之二的新增就业都由非欧盟移民贡献,但对比利时来说,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治安和公共资源分配的巨大压力。 2024年布鲁塞尔全年记录了89起枪击事件,造成9人死亡,这个数字比2022年的56起大幅上升,到了2025年2月,仅仅半个月就发生了5起枪击事件,其中一起还造成1人死亡,警方调查显示这些暴力事件多与贩毒团伙和帮派冲突有关,甚至有嫌犯使用AK47步枪作案。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都专门发布提醒,让在比公民避开治安复杂街区,注意防盗防抢,可见当地的安全形势已经严峻到需要外国使馆专门警示的地步。 移民带来的压力远不止治安层面,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比利时财政雪上加霜。 随着移民人口增加,公共福利、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分配压力陡增,养老金缺口和公共债务问题愈发突出。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洲65岁及以上人群比例已经达到21.6%,而15岁以下人群比例仅14.6%,老龄化加剧本就让福利体系不堪重负,移民的加入更是让这份压力雪上加霜。 比利时新政府不得不推出历史上最严格的移民政策,不仅限制难民在前5年的社会福利,还要求新公民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试图通过这些手段缓解公共资源的消耗。 可即便如此,移民带来的社会撕裂和治理难题依然棘手,布鲁塞尔40个社区委员会曾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政府尽快解决日益严重的暴力犯罪和社会失序问题,直言“布鲁塞尔不能再等待”。 更值得玩味的是,弗兰肯作为曾经的移民部长,亲手处理过这些繁杂的移民事务,深知其中的矛盾和难点,如今却跳过家门口的麻烦,去对一个军事强国发出毫无底气的威胁,难免让人觉得是在转移公众注意力。 放眼整个欧洲,移民问题都是共识性的难题,德国为了控制移民数量,恢复了所有陆地边境的护照检查,引发邻国不满;法国推出强化版移民法案,试图减少移民福利、延长家庭团聚申请期限,却遭到多方抵制。 比利时夹在其中,既没有德国的经济实力,也没有法国的影响力,面对移民带来的治安恶化和财政压力,本应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 可弗兰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句不着边际的狠话吸引眼球,或许是想掩盖政府在移民治理上的乏力,或许是想借对外强硬姿态争取政治支持,但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显然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莫斯科有庞大的核武库和强大的常规军力做后盾,根本不会把这样的威胁放在眼里,而比利时的民众却要每天面对街头暴力的风险,承受公共资源被稀释的压力。 弗兰肯与其在国际上喊着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如回头看看自己的国家,想想怎么让布鲁塞尔的街头少一些枪声,怎么让有限的公共资源更好地兼顾本国公民和移民的需求,怎么让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和移民治理难题得到切实缓解。 毕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让民众过上安全稳定的生活,远比一句空洞的威胁更能体现一个国防部长的价值,也远比对着强国放狠话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