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目的达到了!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 美国对俄油的制裁,那叫一个狠,10月22号,美国财政部直接把Rosneft和Lukoil拉进黑名单,这招太损了,印度企业想买俄油?银行不敢给贷款,保险公司不接单,连货轮都躲着走。 更绝的是,美国8月就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印度纺织、制药这些出口大户直接被锤懵。 印度也不是没挣扎过,2023年,印度想用卢比跟俄罗斯结算,结果卢比贬值太快,俄罗斯拿到手的钱根本不够花,直接拒绝。 后来印度又想通过中间商偷偷买,结果美国一威胁“次级制裁”,中间商全跑了。 印度为啥这么依赖俄油?说白了就是便宜!2025年前九个月,俄罗斯原油占印度进口的三分之一,每桶比中东油便宜10美元,2023年印度靠这折扣省了170亿美元,相当于给老百姓发了一波红包。 但现在美国一制裁,印度只能转向中东和美国油,可这替代成本太高了,中东油更贵,运输费还涨了;美国油跟印度炼油厂不匹配,每天最多进口50万桶,连俄油的零头都不够。 更坑的是,印度炼油厂为了适应俄油,早就改了设备,现在突然换油,得停产校准,短期损失巨大,印度也不是没想“反制”,为了哄俄罗斯,打算再花11亿美元买S-400防空导弹。 可这点钱连俄油贸易损失的零头都不够,2023年俄印贸易额660亿美元,石油占70%,停购后贸易额可能直接跌到200亿美元以下,印度这“平衡术”,玩得太烂了! 这场博弈里,最搞笑的是钱的较量,俄罗斯曾经逼印度用人民币结算俄油贸易,印度一开始死活不肯,结果最后还是妥协了。 2025年,印度国有炼油厂已经用人民币买了好几批俄油,人民币在俄印贸易里的占比从零飙到12%,美元霸权在石油贸易里的地位被悄悄挖了墙角。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市场也在变天,印度停购俄油后,俄罗斯肯定加速倒向中国、土耳其这些市场,中东国家可能趁机抢印度份额。 美国虽然削弱了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但也暴露了它的霸道,用制裁逼别人站队,其实就是把能源安全当武器使。 印度这次认怂,说白了就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混,太难了”,美国用关税和制裁当“大棒”,印度虽然想左右逢源,但最后还是扛不住经济压力,可这种“退让”真的划算吗? 短期看,印度可能能换来美国关税降低,甚至签个贸易协议,但长期呢?没了俄油折扣,印度每年得多花几十亿美元进口能源,通胀一涨,老百姓买菜都贵,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停购俄油,一边还得用人民币结算,这哪是“战略自主”?分明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反观中国,面对美国施压,一直稳如泰山,中俄能源合作稳得很,人民币国际化也在慢慢推进,这才是真正的“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印度这次的选择,给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了个醒:能源安全不能靠一个国家,更不能把外交政策建立在“讨好大国”上。 说到底,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印度这次“滑跪”,可能暂时能缓解美国压力,但想当“有声有色的大国”,还得学会在风浪里站稳,毕竟靠妥协换来的“和平”,一戳就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