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

掘密探索 2025-10-28 17:01:54

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来,而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   欧盟这波操作,早有“前科”,10月,荷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来在欧洲半导体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结果被欧盟一纸行政令“抢”了去。   为啥?因为中国企业在5G、芯片领域进步太快,全球市场份额都冲到30%了,欧盟急得直跳脚,自己研发跟不上,干脆“抢企业”补课!   新能源领域更夸张,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宁德时代砸40亿欧元在西班牙搞电池基地,中国新能源车凭着技术好、价格低,在欧洲市场卖得火爆。   欧盟呢?一边对华电动车加关税,一边逼中国企业交技术,甚至拿稀土出口当谈判筹码,冯德莱恩这番“对抗论”,说白了就是:“我们比不过,所以得搞点小动作!”   欧盟这波“对抗式机遇”论,在数据面前根本站不住脚,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欧贸易额涨到4.2万亿元,其中中国卖给欧洲的东西涨了7.2%。   就算欧盟加关税、设壁垒,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还是从6%飙到12%,比亚迪、蔚来这些车在欧洲卖到断货!   更搞笑的是,欧盟自己正掉进“保护主义陷阱”,法国专家朱利安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虽然大,但这是因为欧盟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这些领域根本打不过中国。   德国汽车工业因为电动化转型慢,裁员裁得厉害,结果中国车企却在欧洲建厂,给当地创造了几万个岗位,欧盟这波“对抗”,最后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看完这场闹剧,我只想说:欧盟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冷战思维”附体,完全不懂现在的全球化怎么玩,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对抗”起来的,高铁、5G、新能源车、光伏,哪个不是靠开放合作、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   欧盟的焦虑可以理解,但解决办法绝不是“对抗”,中国在稀土、锂电池这些领域的领先,是市场选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   欧盟要是真想赚钱,就该放下“教师爷”的架子,和中国在技术标准、绿色转型、供应链这些地方好好合作,毕竟现在全球产业链都绑在一起了,谁想“脱钩断链”,最后肯定被历史淘汰。   冯德莱恩们这波“对抗论”,可能能暂时安抚欧盟内部的焦虑,但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里,封闭的人注定被淘汰,开放的人才能赢未来。   中国早就准备好了,你想打,我们陪你;你想和,我们欢迎,别光会喊口号,有本事拿出真本事来!

0 阅读:41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