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倡导世界和平,但是俄乌大战之久,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东方的命,西方的心。如果不是这两种互相矛盾,这场战争就打不起来,可俄罗斯的“西方心”,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 俄罗斯的“西方心”可不是现在才有的,往前数三百年就扎下根了。当年彼得大帝带着手下跑到涅瓦河入海口,在沼泽地上硬是建了座圣彼得堡,把都城从莫斯科迁到这儿,就是要开个“通往欧洲的窗口”。 他逼着贵族穿欧洲人的皮鞋,派年轻人去西欧学技术,连宫殿都修成欧洲的巴洛克风格,一门心思要让俄罗斯变成“欧洲大家庭”的一员。哪怕后来打赢拿破仑的军队开进巴黎,俄罗斯还是觉得自己得跟着西方的路子走。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喊出 “自由国际主义” 口号,外长科济列夫称 “俄与北约是天然朋友”,将加入北约定为长期政治目标。 为讨好西方,俄推行 “休克疗法” 照搬西方经济模式,结果导致 GDP 跌半、卢布贬值,经济濒临崩溃等一系列问题。 一直到1995 年,叶利钦仍未放弃,抛出让俄加入北约或北约归欧安组织且俄有否决权的方案,足见当时对西方的天真信任。 到了普京上台,一开始也对西方热络得很,2001年三次公开说“俄罗斯可以加入北约”,甚至问出“为什么不呢”这样的话。 9・11事件后,他第一个给布什打电话慰问,开放领空让美军运物资,还帮着协调中亚军事基地,简直是掏心掏肺示好,换来得却是2001年底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普京后来坦言这就是美俄关系恶化的起点。 西方嘴上不说,行动上却把俄罗斯当外人。北约趁着苏联解体一路东扩,8次扩张后成员国从16个飙到30个,连俄罗斯家门口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都被拉进去,导弹防御系统直接架到俄边境。 2008年俄格战争,本质就是北约要把格鲁吉亚拉进来的连锁反应,可西方还倒打一耙骂俄罗斯“扩张”。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更是抡起制裁大棒,Visa和万事达停止服务,把俄踢出八国集团,可他们忘了欧盟当年对俄出口额达1700亿美元,德国、英国根本不敢真断贸易,毕竟欧洲一半天然气都靠俄罗斯。 最讽刺的是,俄罗斯对西方的“热脸”从来没换来对等尊重。美俄2013年贸易额还不足400亿美元,连中俄贸易零头都不到,俄在八国集团里只能插政治嘴,经济上毫无发言权,活像个“旁听生”。奥巴马搞“重启美俄关系”,其实就是想让俄罗斯当小弟,根本不承认俄在周边的利益,这种“给面子不给里子”的套路,俄罗斯愣是信了几十年。 直到俄乌战争打起来,西方的真面目才算彻底露出来。美国领着盟友搞上万项制裁,冻结俄海外资产,甚至把俄央行踢出SWIFT,可转头发现欧洲还是离不开俄能源,2022年俄能源出口收入反而涨了40%。 更关键的是,制裁把俄罗斯逼得转头向东看,才发现早就离不开东方的支撑。2014年到2023年,中俄贸易额从900多亿美元冲到2400多亿美元,中国成了俄最大贸易伙伴。 俄对亚洲的能源出口占比从30%飙到60%以上,光是卖给中国的原油就比战前多了近三分之一,印度买俄石油更是从几乎为零涨到每天百万桶级别。 西方断供的汽车、家电,东方很快补上,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市场份额从10%涨到40%,手机更是占了一半以上。连货币结算都开始“去美元化”,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从2015年的12%升到2023年的48%,等于西方亲手把俄罗斯推给了东方。 这场战争,就是俄罗斯“西方心”撞得头破血流,最终靠“东方命”稳住阵脚的必然结局。 它三百年里一次次踮脚想挤进欧洲客厅,可西方从来没给过它进门的钥匙,反而一步步把沙发挪到俄家门口,逼得人退无可退。 真到撕破脸时才发现,所谓的“西方大家庭”不过是排他的小圈子,反倒是被自己一度忽视的东方,成了最靠谱的后盾。 能源有东方接盘,商品有东方供应,经济有东方托底,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撑,比西方画了几十年的“入伙大饼”管用多了。 这世上最拧巴的事,莫过于抱着虚幻的执念忽视眼前的现实,俄罗斯用一场战争终于想明白:东方从不是备胎,而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三百年西化梦该醒了,认清自己的地缘根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