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10月26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再次互相通报了新战况,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对乌克兰的军工和能源设施发动了密集打击,乌克兰军方则说他们在多个方向击退了俄军进攻,但基辅等多个地方确实遭遇了空袭。(央视新闻) 在我看来,俄乌双方已进入能源互攻战阶段,此前俄军就多次把乌军工和能源设施当作打击重点,毕竟军工企业是武器补给的核心,能源设施则关系到前线燃油供应和后方运转,这种针对性打击显然是想削弱乌军的战争潜力。 从俄方通报来看,这次打击走的是精准打击与密集攻势的路子。俄军不仅瞄准了乌方的无人机储存中心、武器组装车间,还盯上了天然气运输枢纽等关键能源节点,战术思路很明确,就是通过摧毁后勤命脉拖垮对方。 而乌军的回应也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强调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多个热点方向击退了俄军进攻,还公布了防空拦截数据。乌军称拦截了部分导弹和无人机,但没能做到全面防护,这也解释了为何多地会出现空袭损失。 基辅的遭遇最受关注。根据当地通报,空袭造成1人死亡、10人受伤,还有幼儿园和非住宅建筑受损,居民区甚至被炸出弹坑,车辆损毁严重,普通民众的生活再次被战争阴影笼罩。这种前线拉锯、后方遭袭的局面,已经成了冲突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现在陷入了“基础设施对攻”的循环。俄军打击乌能源和军工设施,乌军则用无人机反击俄境内的炼油厂、边境设施,就连俄边境的水坝都遭到袭击,俄方不得不发布洪水预警,让居民紧急撤离。 虽然双方都宣称取得战果,但实际控制线并没有太大变化。俄军说控制了部分居民点,乌军说击退了多次进攻,这种各说各的“罗生门”,本质上是一场消耗战,拼的就是双方的补给能力和持久力。 目前来看,俄军的蜂群战术效果明显。这次出动了数十架无人机和导弹,哪怕乌军拦截率接近80%,剩下的弹药仍能造成实质性破坏,而且廉价无人机还能消耗乌军昂贵的防空导弹,战术性价比很高。 随着冬天临近,这场冲突可能会变得更加残酷。能源设施的损毁会直接影响双方民众的过冬保障,而战线的僵持只会让更多人卷入苦难。现在国际社会都在呼吁停火谈判,希望双方能放下执念,用和平方式解决分歧,让战火早日平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飞鸟
互相通报[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