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有苦说不出了!”四川成都,男子把1.5万元名牌衣物放家门口,准备等快递上

观者自强 2025-10-25 21:04:21

“这下有苦说不出了!” 四川成都,男子把1.5万元名牌衣物放家门口,准备等快递上门取件,结果,转头就被88岁邻居婆婆当废品捡走,9块钱卖给了回收站!等找回来时,衣服沾了油污、拉链变形,男子想索赔8000元,邻居认为只值5500元,谈不拢后,男子将邻居告上法院,并索赔2.2万,本以为法院会站自己这边,不料,近日法院判决下来了,邻居只需赔800元! 事件追溯到2025年4月15日,王东收拾好家里的旧衣物,里面混着3439元的始祖鸟冲锋衣、2199元的冲锋裤,还有几件几百块的衣服,总价超1.5万。 他想着快递员马上上门取件,就找了两个旧布袋一装,随手放在家门口,没贴任何标识,也没锁进楼道柜子,转身就出门办事了。 说来也巧,这边王东刚走没多久,住在同一单元的张婆婆就溜达过来了。88岁的老人视力不太好,记性也差,平时就有捡废品补贴家用的习惯。她看见门口两个旧布袋敞着口,里面的衣服看着皱巴巴的,以为是业主丢弃的垃圾,没多琢磨就拎回了家,和自家攒的旧报纸、空瓶子堆在了一起。 转天一早,张婆婆就联系了小区东门的废品站,把布袋和其他废品一起打包送过去,称重算下来,总共卖了9块钱。 她当时还跟废品站老板说:“现在人真浪费,好好的衣服说扔就扔。” 另一边,王东办事回来,没等来快递员的电话,反而先接到了对方的疑问:“您家门口没看到要寄的袋子啊?”他心里一慌,赶紧跑回家,门口空空如也,立马联系物业调监控,又报了警。 监控里,确实是张婆婆拎走布袋的画面,民警找到老人时,她才知道自己捡的不是垃圾,当场就慌了神,拉着民警的手反复说:“我不知道是贵重东西,我这就去要回来!” 张婆婆的儿媳李芳得知消息,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陪着婆婆往废品站跑。到了地方,老板一开始还不乐意,说收进来的东西哪有往回要的?李芳好说歹说,又补了点钱,才把布袋里的5件衣服取了回来。 打开一看,两人都傻了眼:始祖鸟冲锋衣的袖口磨破了,还沾了一大片机油渍,针织衫上染了深色污渍,拉链也被压得变了形,根本没法直接穿。 王东看到受损的衣服,又心疼又生气,拿出了购买小票和照片,提出要8000元赔偿。 李芳却犯了难:家里条件一般,老人捡废品也是为了省点钱,而且衣服没吊牌,看着也用了几个月,哪值这么多?她跟王东商量:“要不咱们按折旧算,我最多能赔5500元,再帮您把能洗的衣服送去干洗店?” 但王东不接受,觉得衣服是被故意卖掉才坏的,不能少赔,还说自己为了找衣服、跟物业和废品站沟通,耽误了好几天工作,这些损失也得算进去。 双方吵了好几次,都没谈拢。 最后王东干脆一纸诉状告到法院,索赔财物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取证费,加起来一共22530.9元。 庭审时,两边各说各的理。 但法官仔细核对了证据,又去废品站核实了情况,最终判张婆婆赔偿王东800元。 理由很明确:张婆婆误捡可以理解,但发现是邻居的衣物后没及时返还反而变卖,确实有过错,可王东把贵重物品随意放门口,没做任何标识,自己也有疏忽,而且衣服有折旧,部分损坏还能修复,不能按原价索赔,精神损害和误工费也缺乏足够证据。 最后,李芳通过微信把800元转给了王东,这场纠纷,才算彻底结束。 视频传到网上,网友们的评论炸开了锅:“1.5万的衣服装旧布袋,换谁都可能以为是垃圾吧?” “老人也挺冤的,不知道价值这么高,赔800元还算合理。” 老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贵重物品一定要妥善存放,别图省事就裸放。生活里,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疏忽,把刚买的手机放外衣口袋,把重要文件塞旧信封里,结果要么丢了,要么被误拿,最后追责都费劲。 其实避免丢失的做法很简单,要么给装贵重物品的袋子贴个醒目标识,比如写“内有贵重物品,非垃圾”,要么暂时放在家门口内侧、监控能拍到的地方,或者提前跟快递员确认好取件时间,别让东西长时间没人管。 而张婆婆的情况,也戳中了不少家庭的痛点,很多老人有捡废品的习惯,不是缺那点钱,而是一辈子节俭惯了,总觉得扔了可惜。 但遇到看着不一般的东西,比如包装整齐的袋子、有品牌标的衣物,其实可以多留个心眼,要么先放在保安室,让工作人员帮忙找失主,要么问问隔壁邻居,确认是不是人家不小心丢的。 像李芳后来积极找废品站找回衣服的做法,如果能早一步,或许就不会闹到法院。毕竟,不知情能让人共情,但知情后不补救,很容易把小事闹大。 这场纠纷里,没有绝对的坏人,更多是习惯和沟通出了问题,如果王东当初给布袋贴张便签,张婆婆捡到后多问一句,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报警、起诉。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遇到事儿多一份体谅,处理问题多一点周全,比争个你对我错更重要。

0 阅读:4
观者自强

观者自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