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奇怪了,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之后,公开渠道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竟然只有韩

韫晓生 2025-10-25 17:55:17

[中国赞]奇怪了,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之后,公开渠道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竟然只有韩国、越南、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少数几个国家发出贺电,美国也只是驻日大使做了表态,其他国家都尚未发出贺电!这是在等什么?还是根本就不会发出贺电?   (信源:观察者网——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外交部回应)   2025年10月21日,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一刻——高市早苗当选该国首位女首相。然而,这场“破冰”时刻却被诡异的寂静笼罩。   全球范围内,仅有韩国、越南、柬埔寨等寥寥数国发来祝贺,连号称“铁杆盟友”的美国,也只派驻日大使出面草草表态,白宫与国务院全程沉默。这场国际级的“冷处理”,远比当选本身更令人深思。   要解开全球沉默的谜团,答案早已写在高市早苗的政治履历中。作为政坛知名的保守派人物,她的一系列举动始终游走在争议边缘: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对历史问题的道歉言论公开表示质疑,更在地区议题上抛出激进观点,屡次发表争议性言论。   在曾饱受战争创伤的邻国看来,这些行为绝非单纯的政治主张,而是对历史共识的公然挑战,对地区稳定的潜在威胁。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方的回应。面对这一选举结果,中方仅以“注意到相关情况”轻描淡写带过,随即明确强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必须遵守”。短短一句话,字字千钧,既划清了在历史问题上不容翻案的底线,也彰显了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这种克制却强硬的表态,成为多数国家观望态度的缩影——没人愿意为一个立场激进、风险难测的政治人物贸然释放善意。   与如今的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日本政坛的换届场景。2024年石破茂当选首相时,包括多个大国在内的多国领导人第一时间致电祝贺,中国外交部也明确表达了“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的积极态度。   更早之前,即便安倍辞职这样的特殊时刻,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也都第一时间给出积极回应,足见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坛的关注与常态互动模式。两相对比,如今的沉默更显意味深长,这并非偶然的疏忽,而是各国基于其政治立场做出的集体选择。   在所有态度中,美国反应最耐人寻味。作为日本长期盟友,美国此次冷淡超乎预期。虽有前政要在社交平台提及,但白宫未发正式贺电,国务院也无官方回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美方正等高市早苗政府拿出采购美农产品与工业产品清单,作为进一步互动“投名状”。这种务实功利态度撕下“盟友情谊”面纱,暴露国家利益面前,“特殊关系”让位于实际考量。   细数目前公开的祝贺信息,真正有分量的回应屈指可数:韩国总统仅在社交账号上寥寥数语,越南、新加坡、柬埔寨发布的也只是制式化贺电,缺乏实质内容。   更多国家则选择了沉默观望,这种集体性的“默契”传递出清晰信号:在地区局势复杂敏感的当下,国际社会更需要的是立场稳定、言行靠谱的合作伙伴,而非可能搅动局势的 “不确定因素”。   高市早苗或许以为,靠着抱紧盟友大腿、推行强硬路线就能撑起政治版图,却忽略了外交场上最基本的逻辑——信任与共识。   从安倍时期到石破茂当选时的多方祝贺,历史早已证明,只有尊重历史共识、维护地区稳定的政治人物,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而她所奉行的激进路线,恰恰触碰了外交互动的核心禁忌。   这场全球范围内的 “无声抗议”,本质上是对激进政治倾向的集体警惕。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地区稳定早已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一个动辄挑战历史共识、煽动对立情绪的政治人物,不仅难以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更可能将日本拖入外交被动的泥潭。   如今,高市早苗的首相任期刚刚开启,这场“贺电危机”如同一个醒目的警示。外交场上从来没有凭空而来的认可,也没有无需付出的支持。   若想打破僵局,改变全球对其的负面预判,关键不在于如何向盟友表忠心,而在于能否回归理性务实的轨道,以实际行动尊重历史、维护稳定。否则,这场开局的沉默,或许只是未来外交困境的开始。毕竟,在国际舞台上,“靠谱”二字才是通行全球的硬通货。

0 阅读:7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