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债务到38万亿美元了,从37到38,只用了2个多月,过去一年,美国的债务每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23 19:30:50

美国的债务到38万亿美元了,从37到38,只用了2个多月,过去一年,美国的债务每秒会增加6.97万美元。债务累积速度,已经刹不住了。 美国国债突破38万亿美元,更吓人的是,从37万亿到38万亿,不过两个多月时间,这增速简直像脱缰的野马,哪里还有半点刹车的迹象?不妨算笔账,过去一年里,美国债务每秒要新增6.97万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普通人一辈子赚的钱,还不够它一秒钟“借”的零头。把时间线拉长更触目惊心,2024年1月刚到34万亿,7月就飙到35万亿,11月站上36万亿,2025年8月突破37万亿,10月就冲到了38万亿,一年零九个月狂增4万亿,这样的速度真能一直持续下去? 有人说美国是“债多不愁”,可这愁绪早藏在了账本里。每年新借来的钱,至少有1万亿美元要先填进利息的窟窿,彼得森基金会主席看得明白,未来10年光利息就得砸进去14万亿。 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政府左手借钱付息,右手就只能挤占企业的投资空间,企业想扩产、想创新,贷款成本节节攀升,普通人的房贷、车贷利息也跟着水涨船高,钱包被越掏越空。 更糟的是“债务—通胀”的死循环已经显现。政府借钱太多,市场上的钱变多了,物价自然跟着往上跳。美联储为了压通胀只能维持高利率,可高利率又让还债成本更高,去年美国财政收入5万亿,支出却高达7万亿,缺口2万亿全靠借新还旧,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老套路? 国际评级机构早敲了警钟,美国债务与GDP的比例2029年要升到130%以上,远超国际警戒线,这颗定时炸弹谁能保证永远不爆?为啥美国敢这么“寅吃卯粮”?说白了,全靠美元的“霸权滤镜”撑着。 手握印钞机,就能把本国债务稀释到全世界,让其他国家跟着买单。可这招也不是万能的,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的比例已从十年前的34%跌到29%,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本币结算双边贸易,去美元化的浪潮早就暗流涌动。 要是哪天大家都不买美债了,这38万亿的窟窿靠谁来填?年初的时候,美国还信誓旦旦搞改革,成立效率部喊着“降本增效”,又是裁员又是查浪费,甚至征收大量关税想补财政缺口。 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号称省下1000多亿美元,还发现了4.7万亿美元未追踪付款,特朗普甚至提议把节省资金的20%用来还债,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可现实呢?债务增速一点没降,新政府上任首月支出反倒同比增加400亿美元,增幅达7%,所谓的“节流”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口号。 有意思的是,还有人想往脸上贴金。贝森特就说要“积极看待”,声称2025年4-9月财政赤字4690亿美元,是2019年以来最低。这就像欠了一屁股债的人,说自己这个月少花了点,却绝口不提总欠款还在疯涨,这种自欺欺人的乐观能骗得了谁? 要知道,当前年利息支出已超万亿美元,占全年收入的18.4%,赚的钱近五分之一都拿去付利息了,民生、基建这些该花的钱只能一砍再砍,老百姓的实际福利早被悄悄稀释。 美国的债务问题,本质上是“入不敷出”的老毛病。 2017年和2025年两次减税让财政收入大减,企业投资加速折旧政策永久化,光这一项就少收数千亿美元。支出端却降不下来,社保、医保等硬性支出逐年涨,疫情刺激、经济管控又花了一大笔,就算靠收紧食品券、取消学生贷款优惠砍了万亿支出,也只够抵消三成新增赤字。 两党还在吵个不停,一个要减税,一个要加福利,根本没人能拿出真正的解决方案。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得好,现在的状况和二战前很像,债务失控加政治分裂,风险早藏在细节里。 对普通人来说,这影响可不是纸上谈兵:美国物价涨,进口奶粉、化妆品跟着贵,国际油价也可能波动;手里的美元资产不再稳赚不赔,中国银行专家都提醒配置要谨慎。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债务风险早就成了全球的“灰犀牛”,谁也没法独善其身。 有人说美国能靠“黄金化债”这类偏方自救,可38万亿的体量,黄金储备撑得起吗?更别说债务增速远超经济增速,2008年危机后债务从10万亿到20万亿,经济才涨三成,现在的增速更是离谱。 国际经验显示,债务占GDP比重突破150%时,偿债压力会陡增,照现在的趋势,这一天恐怕不远了。38万亿不是终点,照这速度,用不了多久又会迎来新的整数关口。可“出来混迟早要还”,美元霸权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要是不赶紧拿出真招实策平衡收支,继续靠借债过日子,迟早会被债务压垮。到时候,不仅美国自己要摔跟头,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这个道理,华盛顿该早点想明白。

0 阅读:0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