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国剧别光盯着肩章上的星!吴石、陈宝仓都挂两颗星,可真能称得上“中将”的,从头

趋势暗涌 2025-10-22 23:05:48

看民国剧别光盯着肩章上的星!吴石、陈宝仓都挂两颗星,可真能称得上“中将”的,从头到尾只有吴石一个,这背后藏着国民党军队最讲究的“规矩”。 关键得分清“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前者是实打实的终身荣誉,靠资历战功熬出来;后者就是“岗位福利”,任什么职就配什么衔,离职就没。吴石1942年就铨叙陆军中将,抗战时能当上战区参谋长,靠的就是硬资历,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中将。 陈宝仓虽说是保定九期生,但保定后期生源和黄埔一期资历相近,军衔天花板本就不高。查遍1936到1947年的铨叙名录,他直到1948年才晋少将,所谓“中将高参”只是职务军衔,论真衔还差着一截。 更典型的是各厅厅长,段退之、郭汝瑰们肩上的两颗星全是“职务光环”。郭汝瑰1948年才铨叙少将,可当作战厅长就得挂中将肩章;接任二厅厅长的赖名汤,上任时铨叙军衔还是空军上校,照样能扛两颗星。这就像单位里的“享受处级待遇”,不等于真的是处级。 民国军界论资排辈比啥都严,铨叙军衔就是硬通货。毛人凤虽是少将,当局长能挂中将肩章,但在铨叙中将吴石面前,照样得立正回话。吴石怒扇保密局少将叶翔之的耳光,不光是职权压制,更是铨叙军衔的绝对碾压——你那少将是实衔,可我这中将是熬出来的真资历,揍得理直气壮。 难怪说看懂这两套军衔,才算读懂民国军界的江湖。你们看剧时还发现过哪些“肩章骗局”?评论区聊聊!

0 阅读:43
趋势暗涌

趋势暗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