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特朗普又开始甩锅了!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公开指责尼克松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始作俑者”! (参考资料:2025-10-18 观察者网——特朗普又抛歪理:都怪尼克松引出中国,这个强敌只认实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地时间10月17日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网一档节目采访时,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自我矛盾”大戏,他一边坦承自己挥舞的高额关税大棒其实“不可持续”,另一边又把这口锅甩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尼克松总统身上。 这一番言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审视他整个对华政策内在的拧巴劲儿,这不仅是关于钱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于历史叙事、现实策略和未来方向的混乱挣扎。 为了给现在的强硬政策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特朗普干脆对历史动起了手脚,在他嘴里,1972年尼克松那次破冰之旅,不再是结束二十多年对抗的外交突破,反而成了“打开中国大门”的万恶之源,一个需要被后人纠正的巨大历史偏差。 他将尼克松定义为问题的“始作俑者”,认为正是这位前总统“释放出了这股力量”,并反复质问此举到底是好是坏,通过把中国定位为一个只尊重“实力”的“强大敌手”,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关税策略包装成一种对历史错误的拨乱反正,一种必须采取的强硬回应。 可一回到现实,这套甩锅剧本就有点演不下去了,特朗普亲口承认关税策略“不可持续”,却又坚称是中国新出台的稀土出口规定“强迫”他这么干,导致了谈判的停滞。 然而,独立机构“胡同研究”的分析师冯楚成看得很清楚,在马德里会谈后,双方本有避免局势升级的意向,真正的转折点,是美方自9月起持续加码的出口管制,特别是针对中国先进半导体能力的限制措施,以及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额外港口费等行为。 中方认为,美方的这些举动严重损害了自身利益,破坏了谈判氛围,因此,中方在10月9日发布稀土等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并非主动挑衅,而是一种在法律框架下完善自身体系的正常行为,是中国商务部所言的“必要的被动防御”。 美方的先行升级,已经让其自身的信誉受损。 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被特朗普当作“罪人”的尼克松,其外交遗产却恰恰被很多人视作解决当下困局的一把钥匙,那次历史性的访问,以及随后签署的《上海公报》,为中美超过半个世纪的频繁互动与合作奠定了基石。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曾建议特朗普,不妨学学“尼克松访华”的模式,用一种和解行动来维护21世纪的稳定,因为这才是必要条件,否则,一旦对抗完全取代了合作,世界将滑向一个无序的世纪。 这与中方的立场不谋而合,无论是在尼克松访华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还是在中国商务部近期的声明中,中方都反复呼吁美方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公报精神,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分歧,而不是搞关税威胁这种“错误的相处之道”。 这么一看,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就像一个纠结的矛盾体,它需要否定历史来为自己现在的行为正名,却在现实操作中证明了自己的不可行,同时又傲慢地拒绝了那段被它否定的历史中,可能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深度的内在撕裂,或许不只是总统的个人风格,更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在认知上的混乱与迷茫,未来的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超越这种以单方归责为手段的悖论式政策。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