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0月19日凌晨,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乌克兰国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20 19:50:47

[太阳]10月19日凌晨,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乌克兰国防军袭击了俄罗斯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炼油厂、奥伦堡州的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还有别尔江斯克的燃料润滑油基地。 (参考资料:2025-10-19 财联社——乌称打击俄多处关键设施) 先得说清楚乌军打的这三个地方有多关键,可不是随便找的软柿子。 萨马拉州是俄罗斯老工业基地,相当于工业的“心脏”,那儿的新古比雪夫炼油厂一年能加工上千万吨原油,俄中部地区的燃油供应基本靠它撑着,要是这厂子出问题,中部的车、机器可能就没油用了。 再看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它专门负责净化西伯利亚产的天然气,咱们都知道俄罗斯靠卖天然气赚钱,要是处理厂坏了,天然气质量不达标,出口就得受影响,直接少赚不少钱。 最要命的是别尔江斯克的燃料基地,它离前线特别近,俄军南部集团军打仗用的油料,大多是从这儿运过去的,要是这基地被炸了,前线的坦克、装甲车可能就得“饿肚子”,没法往前冲。 所以乌军这一轮打击,等于是直接把战火怼到了俄罗斯能源的要害上,戳的都是人家的“命脉”。 那为啥偏偏选这时候动手呢?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乌军是在正面战场扛不住了,才想出这么个“绕圈子反击”的招。 现在俄军在顿巴斯方向一直压着打,阿夫迪夫卡这些地方的乌军防守得特别吃力,正面硬拼根本占不到便宜,打不过就只能换个思路:你俄军不是在炸我的城市吗?那我就断你的“油路”,让你没力气接着打。 要知道能源设施可是俄军打仗的“动力源”,炼油厂停了,燃油供应就跟不上;天然气处理厂坏了,出口收入就少了,没足够的钱怎么支撑战争?别尔江斯克的燃料基地被炸,前线部队更是直接缺油,战斗力肯定得下降。 说白了,乌军就是想靠这种“耗经济”的办法,拖慢俄军进攻的节奏,让俄军没法再像之前那样猛冲。 不过这事能不能如乌军所愿,还得两方面看,不能只看表面,一方面得承认,乌军现在远程打击的能力确实比以前强多了。 早阵子还只能靠西方给的“海马斯”火箭炮,现在居然能用自己造的无人机,精准找到上千公里外的炼油厂并炸中,技术进步得特别明显。 而且这种“把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的操作,对俄罗斯国内老百姓的情绪和战争经济都是直接冲击——老百姓看着本土被炸,心里会慌;经济上能源受影响,日子也会不好过。 但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家底实在太厚了,没那么容易被打垮。 炼油厂被炸了,人家能赶紧抢修,说不定几天就能恢复一部分生产;天然气管道也能绕着走,换条线路接着输送;别尔江斯克的基地炸了,大不了再花钱重建一个,反正能源相关的备用方案多着呢。 更麻烦的是,乌军这么干很容易把俄罗斯惹毛了,到时候俄罗斯很可能会报复,而且报复起来可能更狠。 比如俄罗斯可能会集中火力,把乌克兰境内剩下的电力设施都炸了,要是电力没了,乌克兰老百姓冬天取暖、平时用电都成问题,日子只会更难熬,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人家。 再说说这事暴露的现实,乌军这波操作看着像是反击,其实更像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奈选择。 首先能看出来,乌军在正面战场短期内没法扭转局势,要是能正面打赢,也不会靠这种“非对称手段”来回周旋。 其次也说明俄乌冲突早就不是一开始的“闪电战”了,现在变成了“比谁能扛”的耐力赛,两边都在拼,看谁先耗不住,谁先撑不下去就得认输。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不管是“耗经济”还是“拼耐力”,最后付出代价的都是普通民众。 乌克兰老百姓得担心家里断电断暖,冬天冻得没法过;俄罗斯老百姓要面对物价上涨,买东西越来越贵;前线的士兵更惨,天天在炮火里熬着,不知道啥时候就没了命。 所以说到底,乌军这轮打击可能也就让俄军后勤难受几天,让他们缓一缓进攻的脚步,但想靠炸几个油厂就改变整个战局,根本不现实,这仗要想结束,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判,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来。 要是一直这么耗下去,你打我的能源,我炸你的设施,两边只会陷得越来越深,最后受苦的还是两边的老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