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需市场,或者卖给欧洲亚洲的盟国不行吗? 美国大豆年产量常年稳定在亿吨级,可国内一年也就消耗四千多万吨,剩下的大半都得靠出口。虽说国内生物燃料生产能多用点豆油,饲料需求也在涨,但美国农业部早算过账,就算把生物燃料的豆油用量拉到顶,十年内也就增加几亿磅,跟出口缺口比就是杯水车薪。 先看美国国内的情况,想靠扩大内需消化大豆根本不现实。美国大豆年产量刚创下 43 亿蒲式耳的历史新高,可国内市场早就饱和了。美国人日常饮食里很少用豆油,畜牧业对豆粕的需求也常年稳定,根本跟不上产量增长的速度。 2025 年收获季才刚开始,中西部的仓库就已经堆到了极限,芝加哥港口仓库利用率飙到 92%,爱荷华州的仓储容量只剩 12%,北达科他州甚至有 30 多万吨大豆因为卖不出去只能销毁,明尼苏达州的豆子直接烂在地里没人收割。 光这部分损失就够惊人的,要是真三年不卖给中国,仓库早该彻底爆仓,豆价得跌到每蒲式耳 10 美元以下的成本线,50 万豆农每英亩要亏 100 美元,连种子化肥钱都收不回来。 指望盟国接盘更是难上加难。中国每年要进口 1 亿多吨大豆,占了全球贸易量的六成,而美国第二大客户欧盟一年的采购量还不到中国的七分之一。 日本每年进口量也就 400 万吨左右,即便被要求三年内提升 40%,也顶多再多消化 160 万吨,这跟中国动辄几千万吨的采购量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关键的是,美国要让日本接盘还得付出代价,得把日本牛肉进口关税从 38.5% 降到 25%,还得在半导体领域让步,即便这样,日本每年要多花 15 亿美元进口成本,相当于其全国农业预算的 18%。 欧盟本身还有转基因限制,不少国家在推豌豆替代蛋白,能腾出的市场空间少得可怜,其他小国的采购量更是不值一提。 美国豆农想转产更是条死路。他们的农场早就是准工业化模式,设备全是为大豆量身定制的,25 万美元的特种收割机、30 万美元的气吸式播种机,换种别的作物直接就报废了。 就算咬牙改造烘干塔,一次就得花 6 万美元,后续重建销售渠道至少要三五年,还得花 1.2 万美元学习新作物的期货套保,对普通家庭农场来说,这笔钱根本拿不出。 2018 年贸易战试过开拓新市场,可印度、非洲等地要么运力不足,要么支付能力弱,还有政治风险,最后还是没用。 更要命的是,南美国家还在不断抢市场。巴西借着机会升级港口铁路,2025 年对华出口占比已经到了 71.6%,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大豆价格直接压到美国一半,中国两天就敲定 130 万吨订单。 中国早就不是非美国大豆不可了,进口来源国从 3 个增加到 12 个,还搞了 DNA 认证和区块链溯源,想掺假都没门。 2025 年 5 月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买过美国大豆,美国农产品出口逆差突破 495 亿美元,政府拟推的补贴大多流进大农场,中小农户根本受益不到,农业债务都快逼近 5620 亿美元了。 美国大豆离不开中国,说到底是供需错配的必然结果,毕竟全球再难找出第二个能吃下这么多大豆的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对蛋白质饲料的巨量需求,只要全球大豆贸易的利润逻辑不变,美国大豆的“金色河流”就仍将主要流向东方。 信源:中华热点新闻
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
烟雨评社
2025-10-18 15:49:39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