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图1的一面小红旗代表一具尸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之前刷到一张珠峰路线图,看完心里直发毛——图上每一面小红旗,都代表着一具永远留在山上的登山者遗体。越靠近8848米的峰顶,小红旗越密,密密麻麻的像撒了把红纸屑,看着特别扎眼。 现在珠峰上已知的遗体就有340多具,光是去年春天,又添了12具新的,有的还卡在冰缝里,连统计都没法统计。 更让人揪心的是,想把这些遗体从山上运下来,一具就得花7万美元,相当于快50万人民币,就算有人愿意花钱,也没多少人敢接这个活。 珠峰这地方,看着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可海拔超过8000米后,就成了要命的“死亡区”。 那儿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30%,吸口气都费劲,风一刮就是100多公里每小时,能把人吹得站都站不稳,气温还能降到零下40℃,冻得人骨头都疼。 在这种地方,脑水肿、肺水肿说来就来,好多登山者都是冲顶时拼尽了力气,下山时体力不支,腿一软倒下去,基本就没救了。 北坡8500米处的“绿靴子”就是这样,1996年山难后倒在那儿,28年过去,珠峰的干冷把他变成了木乃伊,亮绿色的登山靴没褪色,现在每个路过的人都得从他身边蹭过去,成了个“活路标”。 为啥搬运遗体这么贵?主要是太难太危险了。 普通直升机最多飞到6000米,就算是号称“高原之王”的直升机,勉强能到8000米,可那儿空气太稀薄,旋翼转起来都费劲,根本没法悬停。 2012年就有架直升机在7200米救人心切,结果失控坠毁,机上3个人全没了,现在谁还敢用直升机碰8000米以上的遗体? 只能靠夏尔巴人,这些世代生活在珠峰脚下的人最懂雪山,可就算是他们,搬一具遗体也得6到8个人组队,还得带轻量化的钛合金担架、结实的绳索,氧气瓶也得备足,不然没等搬下来,自己先缺氧晕倒了。 2017年就有个夏尔巴人搬遗体时突发肺水肿没救过来,现在请他们干活,除了几万美金的工钱,还得给“风险红包”,他们觉得碰尸体不吉利,少了这钱说啥都不去。 而且流程还特别磨人,先得靠GPS找遗体,有的被雪埋了,有的卡在冰缝里只露个手或脚,找到后还得用热水一点点化冰,有时候化两三个小时,只能化开表面一层。 裹上尸体袋绑在担架上,再用绳索慢慢往下放,从8000米到7900米的营地,就得走大半天,一步都不能错,不然摔下去就是万丈冰崖。 去年西藏侧好不容易运下来一具,花了6.5万美元,还是天气格外好没遇上暴风雪才成的,要是赶上坏天气,只能放弃。 现在这340多具遗体,还带来了别的麻烦。全球变暖让山上的冰雪慢慢融化,遗体和登山者丢的垃圾、排泄的粪便开始分解,细菌跟着融水流到下游,污染了村民的饮用水。 下游村民以前直接喝河里的水都没事,现在可不敢了,而且珠峰海拔高,水烧开的温度不到100度,想杀菌都难。 虽然中国西藏侧定期组织清理,遗体数量相对少点,可尼泊尔那边为了赚登山许可证的钱,管理松散,遗体越积越多,到现在也没个靠谱的清理办法。 其实想想,登山的意义从来不是非要站在世界之巅,能平平安安上去,再平平安安下来,才是真本事。那些留在山上的遗体,不是什么“英雄的勋章”,是一个个教训——珠峰很美,但也很狠,别拿自己的命当赌注。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栗頿聊
2025-10-16 16:45: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