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严重过剩,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了,50后不喝了,60后喝不动了,70后不敢喝

开心唠唠嗑 2025-10-16 09:33:36

中国白酒严重过剩,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了,50后不喝了,60后喝不动了,70后不敢喝了,80后没钱喝了,90后没人喝了,00后给钱都不喝,10后家里酒卖不出,白酒行业面临大改革了,毕竟,00后连茅台冰淇淋都嫌腻,谁还愿意为“老味道”买单? 这些话听着扎心,但不是没有道理。去年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摆在那儿,白酒行业总产量同比降了4.5%,库存却堆到了历史新高。货架上的酒瓶越积越多,饭桌上举着酒杯的人却越来越少,这反差比寒冬里的冰块还凉。 别光说年轻人不买账,咱们看看“老酒客”的现状。小区里60后的张叔,前几年还能陪客户喝半斤,现在体检单上的脂肪肝指标一出来,酒杯直接锁进了柜子。70后的李总更实在,上有老下有小,住院费、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哪敢再拿健康换生意? 80后夹在中间最委屈。想请朋友喝顿好酒撑撑场面,一看茅台飞天近三千的价格,再摸摸刚发的工资条,转头就拎了箱啤酒。不是不爱喝,是真喝不起——孩子的补习班费、父母的医药费,哪一样都比酒杯里的酒重要。 90后和00后更别说了,他们的社交场根本不在酒桌。周末约着去露营、玩剧本杀,手里拿的不是白酒杯,是奶茶、气泡水。有次跟00后的表妹聊起白酒,她皱着眉说“辣嗓子还上头”,转头就点了杯果茶,连茅台出的冰淇淋都只尝了一口就放下,说“太甜太腻,不如普通雪糕”。 有人说白酒企业在自救,又是搞文创包装,又是出低度酒。可你去超市看看,那些印着网红图案的酒瓶,摆在货架最底层积灰;所谓的低度白酒,喝起来像兑了水,老客嫌没味,新客不买账。方向错了,再怎么折腾都是白搭。 还有些酒企抱着“老味道不能丢”的想法死扛,可时代早变了。过去喝白酒是为了应酬、讲面子,现在年轻人更在意健康、舒服。你跟他们说“这酒有百年历史”,他们只会问“喝了对我有啥好处”。老情怀撑不起新市场,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 当然,也不是说白酒行业就彻底没救了。要是能放下“高端”的架子,少搞点虚头巴脑的营销,多做点年轻人喜欢的创新——比如把白酒和果味、茶香结合,做成方便携带的小瓶装,说不定还有转机。但要是还守着老一套,等库存堆到卖不动那天,再想改就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白酒行业分析

0 阅读:0
开心唠唠嗑

开心唠唠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