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特朗普威胁终止部分中美贸易关系   路透华盛顿10月14日电-:美国总统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6 09:07:15

路透社:特朗普威胁终止部分中美贸易关系   路透华盛顿10月14日电-: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二表示,华盛顿方面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的一些贸易关系,包括与食用油相关的贸易关系。   看似是对着中国挥拳,实则第一拳先砸在了美国自己的饭碗上。中美所谓的“食用油相关贸易”,核心根本不是瓶装油的买卖,而是大豆贸易。   美国90%以上的大豆都用来榨油,2024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额有245.8亿美元,占了农产品出口的14%,这里面中国就买走了一半多,花了126.4亿美元,光运到中国的大豆就有近2700万吨。   特朗普敢拿这个开刀,说白了是掐准了2025年选举的节点,想靠“对华强硬”的姿态稳住农业州的票仓,毕竟这些种大豆的农民曾是他的核心支持者。   可现实早给这出戏拆了台。就在他放话的前几天,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已经摆得明明白白,2025年1到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只剩590万吨,比去年同期暴跌39%,出口额直接腰斩到25亿美元。   伊利诺伊州有个农场主叫瑞恩・弗里德斯,他说得特别实在,现在把大豆卖出去,每英亩得亏64美元,剩下的只能堆在粮仓里发霉。   更连锁的反应已经蔓延开了,有个农机制造商叫CNH,他们农业业务的销售额跌了20%,CEO急着喊话,说“只有中国重新下单才有好消息”,毕竟从播种机到仓储物流,整个美国农业产业链都绑在对华出口上。   特朗普想靠救助填这个窟窿,可这招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他说要从关税收入里拿出超过100亿美元补贴农民,可这笔钱本质上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2025财年美国有215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最后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更讽刺的是,除了农民,其他被关税砸中的行业根本没人管,加州的葡萄酒出口跌了30%,威斯康星州的啤酒厂因为铝罐、大麦涨价,成本飙升了40%,老板只能关门大吉,这些人可没拿到一分钱救助。   这种“选择性救市”早就暴露了本质,所谓的“贸易保护”不过是拿整个美国经济当赌注的政治游戏而已。   反观中国这边,早就不是10年前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样子了。虽然2023到2024年度,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只有34.2%,低于国际安全线,三分之二的供应都得靠进口,但这几年我们早布好了局。   2018年贸易战那回我们就试过水,当时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结果国内豆油价格压根没乱,因为我们早把进口渠道铺到了巴西、阿根廷,还从加拿大进菜籽、从印尼进棕榈油,早就形成了多元化的供应网。   现在我们更有了技术硬底气,益海嘉里金龙鱼搞出了稻米油技术,把以前浪费的米糠变成了宝贝,我国每年产2亿吨水稻,能出1600万吨米糠,从这些米糠里榨出的油,相当于1300万吨大豆的量,等于凭空多了1.1亿亩大豆的产量,这可是不跟粮食争地的战略补充。   这种“藏粮于技”的路子,让中国在食用油供应上的腰杆越来越硬了。 更关键的是,中美贸易从来不是只有美国依赖中国,而是双方的。2024年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都得卖到中国,他们对华出口的增速比全球增速高了好几倍,中国早就成了美国农产品的“命脉市场”。   可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远没那么高,就拿大豆来说,巴西早就成了我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就算少从美国买,也有的是地方补上这个份额。   特朗普嘴上喊着“终止贸易”,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是断了,美国豆农的粮仓里大豆得堆成山,农业州的选票也得飞走,可中国顶多换个卖家,根本伤不到根本。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特朗普把经贸关系当成了竞选的道具,可贸易的本质是双方互利,不是用来搞政治的筹码。2018年的贸易战已经证明了,加税救不了美国农业,只会让农民吃亏、让消费者买单;现在再拿食用油说事儿,不过是重复当年的闹剧罢了。   中国这边早就有准备了,有进口多元化撑着,还有技术突破补着,根本不怕这种威胁。倒是美国那些等着中国订单的农民该犯愁了,这出政治戏演完了,他们的大豆还能卖给谁?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套路,说到底不过是自导自演的困局,根本成不了气候。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