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明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面对一个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远东那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迟早是守不住的。 黑龙江江边,雾气笼罩下,两岸灯火此起彼伏,一艘货轮缓缓靠岸,卸下成箱货物。这片土地的归属,早被历史拉扯得七零八落,如今人口稀疏、经济单薄,夹在中俄合作的浪潮里,未来走向谁能说准? 这远东地盘的历史纠葛,得从清朝说起。那时候沙俄东扩,靠着几份不平等条约,一步步蚕食外东北。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定了部分黑龙江流域的界线。接着1858年瑷珲条约,让出乌苏里江东岸大片土地。两年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更是把外东北彻底划了过去,总计上百万平方公里就这样丢了。这些条约像钉子,钉死了法理归属,却留下了资源富集、人口匮乏的隐患。 苏联接手后,把远东当成资源后院和军工基地。重工业搞得风风火火,石油、木材、矿产源源不断输出。可人口问题始终卡脖子,基础设施跟不上,公路铁路在冻土上修得吃力,物流效率低。到了新世纪,中俄关系升温,边界问题终于理顺。2001年两国签友好条约,勘界工作紧锣密鼓。2004年东段补充协定落地,黑瞎子岛2008年正式一分为二,法理账本算清了。 这段往事告诉我们,土地归属不光看地图,还得看人气和活力。 如今远东这块地,面积占俄罗斯四成,足有780万平方公里,可常住人口才785万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 从1991年苏联解体算起,人口缩水两成多,2024年虽有2.4万移民流入,创下新高,但整体老龄化超两成五,年轻人外流严重。 城市里空荡荡的,工厂开工不足,矿区设备闲置。经济靠资源吃饭,油气林矿是支柱,深加工弱,贡献全国GDP才三成五。 贝阿铁路还没电气化,冻土维护费高,运货效率只及东北三分之一。+更多 2 中俄边贸是亮点,2024年双边贸易破2400亿美元,东北-远东部分超1000亿,占四成三。 远东七成外贸对华,天然气出口占六成。绥芬河、抚远口岸忙碌,对岸小镇却冷清。俄罗斯居民常过桥买菜看病上学,生活差距拉大。 俄方推“一公顷土地”政策,从2016年起免费分地,吸引移民,已超15万人参与,还扩展到北极。 可实际效果一般,好多人还是往中国边境跑,图就业和医疗便利。+更多 2 开发路子也分岔。俄罗斯想快变现,黑瞎子岛建军民港口,高科技园区免税十年。中国强调生态,湿地保护红线严,高污染项目一票否。导航系统上,格洛纳斯和北斗各玩各的,合作虽热,细节磕绊多。 俄罗斯“向东看”战略从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加速,2024年普京访朝越,五大开发区设起,可近六成项目烂尾,外资撤得快,卢布晃荡三成五。 精英心思还偏西,资产教育全在欧洲,制裁一松,东方又可能被晾一边。 金灿荣教授的话,说到点子上。他讲,俄罗斯精英多认为远东守不住,不是清朝丢的154万平方公里,而是整片780万平方公里,早晚回归中国。 面对14亿多人口的工业化中国,人口铁律摆在那,人往高处走,资源流高效区。远东缺人缺钱缺希望,经济规律推着变局。苏联解体时地方裂变就是前车之鉴,政治不稳一闹,事实独立不是空谈。 长远看,中俄合作是主流。2024年规划里,农业示范区建起,能源管道稳,贸易纽带紧。一个远东-东北经济共同体,市场拉动,效率导向,逐步融合。 主权是百年事,现阶段互利共赢。中国作为好邻居,帮远东添活力,区域繁荣大家分。
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明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面对一个15亿人
蕊蕊聊过去
2025-10-15 18:50:20
0
阅读:79
石溪堂主
收回远东,俄美都成中国的左邻右舍了,你做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