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横财!2022年,智利一公司给一个员工发错工资,直接转了将近330倍的工资,

史太郎呀 2025-10-12 14:19:09

天降横财!2022年,智利一公司给一个员工发错工资,直接转了将近330倍的工资,折算人民币123万块,开始他还报告了公司,不料后来却直接辞职玩消失,公司急得跳脚也没找着人,最后闹上法庭,然而最终判决令人瞠目结舌。 智利一家食品公司的财务部门在2022年5月,犯下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他们给一名普通办公室助理错发了1.65亿智利比索的工资,折合人民币约123万元,相当于这位员工正常月薪的330倍。 这位月薪只有3700元人民币左右的员工,收到巨款后的反应很正常,他第一时间向公司报告了这个错误,按照常理公司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冻结账户或联系银行追回款项,但是CIAL公司在得知情况后却异常淡定,没有任何紧急措施,仿佛这笔巨款无关紧要。 就是这24小时的怠慢,彻底改变了事态走向,三天后这位员工突然提交辞职信,清空了账户里的全部资金,然后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切断了所有联系方式,公司再也找不到他。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位员工曾对朋友表示,这是运气给我的钱,我又没偷没抢,这句话或许揭示了他心态转变的过程,从最初的诚实报告到后来的据为己有。 公司发现员工失联后才如梦初醒,急忙报警并提起诉讼,起初以盗窃罪名起诉,后又改为挪用资金,这种反复变更的诉讼策略也反映出公司对自身责任认识的模糊。 智利法院审理此案长达三年,最终在2025年9月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判决,员工无需退还这笔钱,也不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法院的判决逻辑颇为独特,法官认为员工最初主动报告异常表明他原本并无非法占有的故意,公司知道错误发生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这种疏忽构成了重大过失,虽然员工后来携款潜逃的行为有道德瑕疵,但在法律层面尚未构成犯罪。 这一判决在智利引发了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体现了谁的错谁负责的原则,公司的系统漏洞和处理不当才是根本原因,反对者则担忧这会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破坏社会诚信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智利的法律体系对企业责任的要求普遍高于许多国家,在类似案件中企业的过失往往被赋予更大权重,这与拉美地区保护劳工权益的法律传统有关,也反映了对资本方更严格的监管态度。 如果放在其他国家结果可能大不相同,例如在中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即使公司有过错,员工也很难完全保住这笔钱。而在美国虽然各州法律不同,但多数情况下法院会要求返还错误支付的款项。 这起案件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财务系统安全不容忽视,错误发生后的应急机制更是必不可少,一个简单的系统漏洞,加上迟缓的反应,最终导致公司损失了相当于一名员工28年工资的金额。 对普通人来说,这个故事或许像一场幸运儿的逆袭,但现实中的法律风险远比新闻报道复杂得多,虽然这位智利员工最终赢了官司,但三年的法律纠纷和隐姓埋名的生活代价也不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59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