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的套路基本上一样,他们是用繁殖来征服全世界的。 你看看近日印度传统节日九夜节,在加拿大也开始了庆祝。 印度人霸占了整个公园,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印度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人群中看不到任何一名加拿大人的身影。 加拿大本来是想靠移民救急的,这国家现在老龄化太严重了,65 岁以上的老人都快占五分之一了,10 个劳动人口里就有 2 个要退休,年轻人又不够用,生育率才 1.4,连人口替换都不够,田里没人种、医院没人护、工地没人干,经济眼看就要停摆。没办法才放开移民政策,可千算万算,把印度人这股潮水给放进来了,现在想收都收不住。 十年前加拿大的印度裔才 100 万,现在都快 500 万了,占总人口的 12%,这增长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多伦多、温哥华这些大城市更夸张,有些地方印度裔占比超过 30%,素里市直接被叫做 “北美小印度”,走在街上全是印度餐馆和纱丽店,连超市货架都专门给玛莎拉调料留了一大片地方。 就说移民数据吧,2023 年加拿大新移民里印度人占了 27%,光是永久居民就批了 14 万,比中国移民多四倍,再加上 40 多万留学生和 100 多万探亲陪读的,一年差不多 200 万印度人往加拿大涌,这规模顶得上一个中型城市了。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简直是给印度人量身定做的,留学生毕业给三年工签,干满一年就能申请永居,印度那边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语言培训到学校申请一条龙服务,把移民这事变成了流水线作业。 曼尼托巴那些人口少的省份还能自己定移民规矩,更方便印度人分层进入,IT 工程师走联邦快速通道,普通劳动力靠省提名,连亲戚都能跟着过来,雪球就这么越滚越大。 人口多了,文化自然就强势。九夜节这几年在加拿大办得一年比一年热闹,宾顿市的居民区直接被占了几百米街道,音乐响到半夜,本地人吐槽说 “多伦多快变成孟买了”。 不光九夜节,锡克教的光明节巡游能吸引几十万人,温哥华的排灯节装饰比圣诞彩灯还气派,印地语选修课在学校里越来越多,连国会里都有 8% 的印度裔议员,国防部长都是印度裔,政治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有人说这是 “繁殖征服”,其实根源是印度本身的人口压力逼出来的。印度 14 亿人,每平方公里挤 464 人,青年失业率超 20%,底层人没出路,只能往外跑。 印度政府还乐见其成,移民寄回国内的钱一年就有 1000 亿美元,等于给国家创收。而加拿大刚好缺人,两边一拍即合,这哪是什么套路,就是生存需求撞上了发展需求。 现在加拿大本地人后悔了,58% 的人觉得移民太多了。住房被抢着买,房价涨得离谱;医院里印度医生多了,本地人看病排队更久;连出租车司机、超市收银员都是印度人,本地人找工作都难。 白人本来是主流,现在生育率低,老龄化快,看着印度人抱团发展,难免慌了神,觉得国家变味了。 但说 “征服” 太夸张了,印度人确实填补了加拿大的劳动力缺口,阿尔伯塔的油田、多伦多的科技公司、养老院的护工,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加拿大养老基金还投资印度的初创企业,印度的软件团队给温哥华做智慧城市项目,两边早形成了经济共同体。只是这速度太快,社会没跟上,才闹出矛盾。 说到底,这不是繁殖的问题,是移民政策没把控好节奏。加拿大想要劳动力,又不想承担社会融合的成本;印度人想找活路,自然抓住机会拼命扎根。 九夜节的热闹场面,不过是这场人口流动最直观的表现,跟征服没关系,就是人多了,日子照过罢了。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