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弘一法师临终前,艰难的告诉弟子:“我死之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后打

小史论过去 2025-10-01 00:12:35

1942年,弘一法师临终前,艰难的告诉弟子:“我死之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后打开,不必擦洗身体,用随身衣服,包裹尸首,送往后山坳中埋葬即可,三日内有虎食我最好,若无虎来,则就地焚化,火花后布告天下,万不可提早通知。” 李叔同这名字,现在一提,大家多半先想到那首《送别》。他1880年生在天津一个有钱人家,父亲是进士出身,还做盐商生意,家里大院子仆人成群。他小时候排行老九,父亲早逝,母亲拉扯他长大,家教严,从小就学诗词书画。说实话,那时候的李叔同是典型的公子哥,锦衣玉食,过得舒坦。家里虽有钱,但清朝末年乱糟糟,家产开始败落,他也没少吃苦头。长大点,他就去南洋公学念书,接触新式教育,脑子活络起来。 1906年,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师范学校学音乐和美术。那里风气开明,他不光埋头苦读,还搞起了话剧。1907年加入春柳社,演《茶花女》,这是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他在台上走位,念台词,那股子文艺劲儿,迷倒一片人。回国后,他先在天津师范教书,教学生唱歌画画,黑板上画音符,教室里回荡歌声。1912年转到浙江师范,继续这份差事,顺带写了《送别》,那旋律一出口,就火了,成了经典。 家庭这块,李叔同有过两段婚姻。先是父母包办的,挺传统的那种。后来在日本画油画时,认识了模特雪子,两人好上,生了个儿子。1913年他带雪子去上海,当中华美术学校的校长,学校在租界,学生来来往往,他忙着教课,雪子管家务。日子过得还行,但家业败落,国事不宁,他渐渐觉得空虚。1918年,他突然决定出家,扔下老婆孩子,直奔杭州虎跑寺。雪子带着儿子远道而来,想见最后一面,他连门都不出,就这么断了尘缘。 出家后,李叔同法名演音,号弘一,专攻律宗。那些年,他四处云游,抄佛经,教书法绘画。福建泉州是他晚年落脚地,在不二祠养老,日子清苦,就啃素斋,写写字。弘一法师这人,严守戒律,一丝不苟,弟子们都服他。民国乱世,他不沾政治,就钻研佛法,抄的《金刚经》手迹,现在还值老鼻子钱。他一生从风流才子变苦行僧,这转变,说白了就是看透了世事。荣华转眼成空,他选择放下,专心修心。 1942年,弘一法师身体不行了,卧在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10月13日那天,他叫来弟子妙莲,拿纸笔,先写了“悲欣交集”四个字,注上“见观经”。这是他最后绝笔。然后,他口述遗言:死后别动尸体,锁门八小时再开,不用洗身,就用身上衣服裹了,抬到后山坳埋。三天内要是有虎来吃最好,没虎就地烧了,烧完再布告大家,千万别早通知。这话听着怪,但弟子们没多问,就记下来。他说完没多久,就坐化了,63岁。

0 阅读:53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