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军将涌向日本,以印度人鸠占鹊巢的能力来看,日本某些地方,可能再过不久就要变成印度人的“天下”了。 “日本某些地方要变成印度人的‘天下’” 这话,最近随着印度人 “美国梦” 的破碎,听着越来越不像夸张。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直接给 H-1B 签证加了把 “金钱锁”,申请费从每年 1500 美元暴涨到 10 万美元,翻了 66 倍还多。 把无数印度高科技人才挡在了美国门外,而另一边的日本正敞开大门,这股被美国拦下的印度人流,眼看就要涌向日本。 H-1B 签证对印度人来说可不是普通的工作许可,那是通往西方生活的 “金钥匙”。这种专门发给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的签证,最长能在美国工作 6 年,运气好还能转永居,每年 8.5 万份配额里,印度人占了 70%。 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们早就把它当成目标,毕竟印度国内 IT 行业内卷严重,好岗位少薪水还低,能拿到 H-1B 去硅谷,收入能翻好几倍。可 10 万美元的年费直接断了念想,普通工程师不吃不喝两年都攒不够,连不少美企都嫌成本太高,放弃雇佣外籍员工。 印度人才的出路一下收窄了,加拿大虽还能去,但接纳能力有限,这时候日本正好递来了橄榄枝。就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前不久,日本首相和莫迪刚达成合作,计划 5 年内实现 50 万人的人员交流,其中明确要引进 5 万名印度理工人才。 这波时机卡得精准,简直是给被美国拒之门外的印度人才指了条新道,日本的迫切需求早就摆上台面了,老龄化加少子化让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光科技领域到 2030 年就缺 600 多万人,软件工程师更是急缺。 之前日本还靠中国移民补缺口,可 2025 年收紧了经营管理签证,门槛翻六倍,还要求硕士学历或三年经商经验,把不少人挡了回去。印度刚好成了替代选项,毕竟印度是全球最大的 IT 外包国家,软件人才一抓一大把,还愿意接受比美国低的薪资。 为了接住这批人才,日本已经开始铺路。扩大印度留学生规模,给奖学金和生活补贴,甚至简化技术签证流程,针对 IT 人才推出 “特别高度专门职” 签证,最快一年就能拿永居。 东京的科技园区里,已经能看到印度工程师的身影,一些日企还专门请了印地语翻译,在食堂增设咖喱餐窗口,就为了留住他们。 这股趋势和之前印度体力劳动者涌入日本的情况正好接上。北海道浦河町的马场里,印度员工占比快到一半;东京筑地市场的水产分拣主力是印度劳工;现在连东京的软件公司里,印地语和日语交织的讨论声也多了起来。两种不同层次的印度移民叠加,让日本的印度社群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新宿的某个街区变化最直观,原本只有几家印度餐厅,现在连 24 小时便利店都开始卖 masala 茶和印度香料,药妆店上架了适合深色皮肤的护肤品。一些 IT 公司集中的社区,公告栏都加了印地语翻译,幼儿园也聘了会说印地语的老师,因为班里印度孩子快占五分之一了。 日本民众已经有了抗议声,担心印度移民太多改变社区氛围,可政府根本停不下来。毕竟没有印度劳工,浦河町一半马场得关门;没有印度工程师,不少科技公司的项目要延期。就像日本官员说的,“为了振兴经济,必须这么做”。 美国的 “金钱锁” 把印度人才推向了日本,而日本的劳动力缺口又正好需要这股力量。从体力劳动者到高科技人才,印度人正在慢慢渗透日本的各个行业。 说日本某些地方要变成印度人的 “天下” 或许还早,但照这个势头,未来的日本社会里,印度文化的印记只会越来越深,这已经是挡不住的趋势了。 当“边界感”极强的日本社会,遇上以强大社区和家族纽带著称的印度文化,这场“双向奔赴”究竟会是一场取长补短的共赢,还是一场水土不服的碰撞,日本政府为了经济前景押上了社会的未来,这场豪赌的结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并祝日本一句“好运”了。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3评论】【12点赞】
花间老树
国家必须吸取他国家教训,迅速调整留学及人才签证政策,更要建立来华留学生黑名单制,对宗教输入、虚假学历、颠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滥交的垃圾素质外国留学生,要采取果断措施,人人喊打。 同时要极大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资金保障及无宗教信前设,宁缺毋滥。 要大比例接纳富裕、优秀的有中华文明仮依倾向的女性留学生。假以时日,中国年轻一代风气价值观必定走上欣荣正向之路,更可大比例容纳世界优秀女性青年融入中国、生活奉献于中国,故此,中华民族才有崛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