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武汉一男子长期腰背疼痛不去医院,网购火罐在家“排湿”。连续两天沿脊柱拔罐超1小时,直到双腿失去知觉才就医,竟被确诊高位截瘫! “怎么可能?只是拔个罐啊!”急诊室里,只见家属带着哭腔如此质问道,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仅仅是因为在家自行拔火罐,导致脊髓损伤,并被确诊为高位截瘫。而且更令人揪心的是,从出现异常到最终确诊,整个过程还不到48小时。 事发当晚,长期受腰背疼痛困扰的陈先生,正趴在客厅沙发上,让妻子按照网购火罐附赠的教程操作。 “视频里说沿着脊柱拔最有效,你照着中间这条线摆。”他特意叮嘱妻子将6个火罐紧密排列在脊柱两侧。然而为“药到病除”陈先生,擅自将本应10-15分钟取下的火罐,延长近一个小时。 “当时感觉背部像被钳子死死夹住,但想着‘痛则不通’,就咬牙忍着了。”事后陈先生回忆,第一次拔罐后背部,就已出现大片紫红色淤痕,但他误以为这是“湿气被吸出来”的表现。 次日清晨发现疼痛加剧后,他做出了更危险的判断:“肯定是湿气太重,需要加大力度。”于是当晚在相同位置重复进行了拔罐操作。 转折点发生在第二次拔罐后两小时。陈先生想起身喝水时,突然发现双腿不听使唤。我的腿麻了!“”他惊恐地呼喊家人。送到医院时,他的下肢肌力已经降至0级(完全瘫痪)。 急诊CT显示,其胸椎段脊髓因长时间受压出现水肿性损伤,就像一根被紧紧捆扎的电线,内部的神经信号已经中断。 要知道脊柱两侧3厘米内是神经根密集区,火罐产生的负压会通过软组织直接传导至脊髓。当吸附时间超过30分钟,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就像给脊髓‘上刑’。 更严重的是,陈先生第二次拔罐时选择的还是同一部位,这相当于在已有损伤的基础上,施加二次伤害。 其实类似案例在临床中并非个例。就像2024年浙江曾接诊一名因拔罐,导致颈部血管夹层的中年患者,2023年深圳也有养生馆拔罐引发晕厥的报道。 这些事件共同暴露出公众对传统疗法认知的盲区:很多人把拔罐当作无害的养生手段,却忽略了其作为医疗技术的专业性要求。 要知道正规中医师操作拔罐时,会严格避开脊柱正中线及大血管走向,根据患者体质控制负压强度和时间。而普通家用火罐产品往往缺乏风险提示,电商平台销售的套装大多只强调“祛湿排毒”的功效,对禁忌症和操作规范语焉不详。 而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或抽气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于体表,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正确操作时,罐具应避开骨骼突起、大血管及脊柱中央等敏感部位,吸附时间通常控制在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若出现深紫或水泡,可能提示操作过度或体质不适。 需特别注意,自行拔罐存在风险:如吸附过久可能导致皮下血肿,脊柱区域操作不当易损伤深层组织。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尤其慢性病患者、孕妇及皮肤敏感者更需谨慎。养生需科学,安全为先。 如今在康复病房里,陈先生的妻子红着眼眶说:“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大风险,说什么也不会让他在家乱拔。”此刻,陈先生需要依靠器械,才能维持正常呼吸,那个原本用来缓解腰疼的火罐,如今成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导火索。 对于此事我们只能说,传统养生方法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之上。这起悲剧警示我们:任何介入身体的疗法,无论看似多么温和,都存在着不可预估的风险。 在健康管理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比养生方法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别让对健康的渴望,反而成为伤害健康的利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科普健康养生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9.25|《男子家中连拔两天火罐,每次一小时,竟引发高位截瘫?医生紧急提醒》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万万没想到!”武汉一男子长期腰背疼痛不去医院,网购火罐在家“排湿”。连续两天沿
南风意史册
2025-09-26 16:50:05
0
阅读:511
朋友来了有好酒
这个好像有点扯淡,挺假的感觉!
用户46xxx99
中医黑,但凡事有度
牛弹琴
拔罐有风险,但拔罐拔出脊髓神经损伤,纯属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