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发表重要讲话,朝鲜将正式承认韩国! “统一?那是过去的事了。”金正恩的一句话,直接掀翻了半岛70多年的政治剧本。 朝鲜政府首次明确表态:不统一,不合并,韩国就是另一个国家,彻底和“一个朝鲜”的幻想告别。 这不仅是一次政治表态,更是一次历史性改写,半岛的格局,可能要被彻底重塑。 在9月21日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上,金正恩掷地有声地宣布:将通过国家法律,明确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国家”,彻底否定任何形式的统一可能性。 别看这句话只有几个字,它背后代表的是朝鲜对半岛局势的彻底重构,从1948年双方建国以来,朝韩虽然互不承认对方政权合法性,但嘴上谁都不放弃“统一”的那点执念。 如今,朝鲜率先把这块遮羞布撕了个干净,统一?以后连想都别想。 金正恩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韩国早就不是“朝鲜的一部分”,而是美国的“代理人国家”,朝鲜官方甚至用上了“美国化的半身不遂畸形体”这种极具攻击性的措辞,态度之坚决,语气之激烈,前所未有。 他还点名批评韩国宪法里的“统一条款”,说这些内容从未改过,本质上是对朝鲜的“吞并性设计”。 而且他直接指出:“一个把国家安全和军队交给外国人掌控的政权,根本不值得谈统一。”话里话外,就是一句话:你们已经不是我们要找的“同胞”了。 这话虽然听着刺耳,但从朝鲜的角度来看,确实是“现实主义”的结果,韩国与美国的军事同盟日益紧密,美军在韩部署常年维持在数万人规模,而且战时指挥权依旧握在美方手中。 在朝鲜看来,与其幻想统一,不如接受现实,彻底“分手”,其实金正恩早在去年底就已经为这次表态做了预热。 而这场“法理分裂”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将朝韩过去那种“半敌半亲”的模糊状态彻底归零。 老百姓可能记得,两国以前打打停停、吵吵和和,偶尔还搞个离散家属见面、统一足球队,现在这些桥段可能都不会再出现。 朝鲜方面已经明确表示,不再承认韩国政府的任何“民族联系”,只把韩国当作“外国国家”。 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这种表态一旦入法,相当于朝鲜主动放弃对南方的“统一主权”,未来如果半岛爆发冲突,国际社会将很难再以“内战”视角解读。 如果说“法理分家”是政治层面的重大转变,那“绝不弃核”则是朝鲜战略层面的底线不动摇。 金正恩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朝鲜绝不放弃核武器,也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谈判”,这句话其实也不是新鲜内容,而是朝鲜近年来一贯的强硬立场。 但在“分家”的背景下,这个表态显得更加坚定,既然不打算统一,也不指望缓和关系,那朝鲜拥核就成了“基本盘”。 在这种思路下,朝鲜的战略目标从“民族统一”彻底转向“政权安全”,核武器就是金正恩手里最大的保险箱,而这一转变,对于整个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 尽管对韩国态度坚决,但金正恩在讲话中仍然给美国留了一点余地,他说得很清楚:“如果美国放弃对无核化的执着,承认现实,寻求真正的和平共处,朝方没有理由不与美方面对话。” 这并不是朝鲜第一次主动向美方释放信号,但这次的背景不同,朝鲜已经不再追求半岛统一,也不再试图通过对韩缓和来改善国际地位。 换句话说,金正恩是在告诉美国政府,你们不再需要担心统一的朝鲜会带来地缘挑战,我们就是一座“核武堡垒”,只求你承认我们存在、别逼我们裁军。 这对美国而言,是一道新的外交选择题:要么继续坚持“无核化”这条几乎走不通的老路,要么接受朝鲜“拥核常态化”的现实,与之展开“有限接触”。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法理分裂,韩国政府表现得相对理性,现任总统李在明并没有高调反击,而是强调“冻结核武”可能是现实可行的过渡方案。 他还表示,如果特朗普和金正恩能够就核冻结达成协议,韩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表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未来可能的美朝谈判预留空间。 从内部政治角度看,李在明政府眼下的外交压力较大,中美博弈、美朝关系、日韩摩擦叠加在一起,韩国不太可能在这个时间点激化半岛局势。 更何况,朝鲜已经明确“分家”,韩国再去大喊“民族统一”,多少也有点自说自话的尴尬。 从战后分裂到今天的“法律确认”,朝韩关系走了近80年的弯路,这次朝鲜的表态不是制造新现实,而是把早已存在的“事实分裂”,正式写进了法典。 统一不再是政治口号,而是历史档案,这场“法理分家”背后,是朝鲜对生存逻辑的重新定义,是美韩同盟对区域格局的深度塑形,也是东北亚大棋局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未来的朝鲜半岛,不再是“统一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共处”的考题,而对中国来说,这也意味着边境安全、地缘协调、外交策略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评估。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金正恩轻轻一句话,就让特朗普的计划全泡汤了。金正恩在9月21日
【7评论】【9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