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媒体大量关注,中国首次在航母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演练。 清晨的黄海海面上,薄雾还没散尽,福建舰的甲板已经忙碌起来。 随着一声尖锐的汽笛,歼 - 15T 战机的引擎轰鸣突然拔高,在电磁弹射器的推动下,这个三十多吨的大家伙短短几秒就从静止加速到起飞速度,呼啸着冲上蓝天。 这次演练最让人兴奋的,是咱们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技术。 以前辽宁舰和山东舰用的滑跃起飞方式,战机得依靠甲板上的斜坡加速,就像运动员跳高台滑雪,不仅起飞时消耗更多燃油,还不能满载弹药。 现在有了电磁弹射器,情况完全不同了,它就像个超级智能的弹簧,能根据不同机型调整推力,轻到无人机,重到满载弹药的战斗机都能稳稳送走。 这次参演的空警 - 600 预警机以前根本没法在滑跃甲板上起飞,现在靠着电磁弹射,能轻松升空为舰队撑起防护网,这意味着航母的预警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好多。 拦阻着舰同样是个技术活,战机着陆时速度快得惊人,就像一辆全速行驶的高铁要在篮球场里停下来。 福建舰用的电磁拦阻系统可比传统的液压系统聪明多了,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拦阻装置有个大大的锥形卷筒,而咱们的系统用了新结构,体积小了不少,重量也减轻很多。 当歼 - 35 战机的尾钩挂上拦阻索,系统能瞬间算出需要多大阻力,短短两秒就让战机稳稳停在甲板上。 美国媒体这么关注这次演练,其实不难理解,以前他们总觉得电磁弹射这种高端技术只有自己能掌握,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还出过不少问题。 现在中国不仅搞成了,还在福建舰上一次测试成功三型飞机,这种进步速度确实让人意外。 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让航母的远洋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咱们的航母主要在近海活动,现在有了持续的空中掩护和打击能力,舰队就能走得更远更稳。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这十几年的发展路数很清晰,一开始是改造别人的二手航母,慢慢积累经验,然后自主建造滑跃甲板航母,现在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用上电磁弹射。 这种跨越式发展背后,是无数技术的突破,电磁弹射需要强大的电力系统支持,需要特殊的材料制造弹射轨道,还得有精密的控制系统,任何一项不过关都没法成功。 咱们能把这些技术都搞定,说明在很多基础学科和工程领域都跟上了世界顶尖水平。 现在的福建舰还在测试阶段,但这次演练成功已经标志着关键技术瓶颈被突破了。 这意味着咱们的航母不再受制于人,不用看别人脸色引进技术,完全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以后不管是在远海维护利益,还是执行人道主义任务,咱们都有了更可靠的海上力量。 福建舰的甲板上,下一架战机已经就位,电磁弹射器再次启动,蓝色的电弧闪过,又一架战鹰冲向蓝天。 这一次次起飞降落,不仅记录着中国航母的成长,更展现着一个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 参考资料:环球网《“三机弹射”震撼亮相,远海攻防能力提升,中国航母取得重大突破!》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媒体大量关注,中国首次在航母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演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23 10:44: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