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于给俄乌战场这锅热油里泼了盆冰水——炸得猛,但最后谁糊还不好说。 波兰这两年在军事上真是下血本了。以前正规军也就12万人,现在倒好,今年年底就要扩到23.5万,还打算三年内弄到30万,兵力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更狠的是军费,别的北约国家能达到GDP的2%就不错了,波兰直接提到4.7%,拿着这些钱疯狂扫货,美国的F-35战斗机、"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导弹,能买的先进家伙几乎都搬回了家,连美国都把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直接架到了波兰北部,这架势明显是冲着东边准备的。 要说波兰这么拼,跟俄罗斯的老恩怨脱不了干系。从二战时的领土纠纷到冷战时期的阵营对立,心里的疙瘩就没解开过。现在借着俄乌冲突的机会,既能讨好美国拿援助,又能趁机削弱老邻居,这种算盘打得叮当响。美国也乐意顺水推舟,这两年给波兰的军事贷款加援助超过110亿,明着说要"强化北约东翼",实际上就是把波兰打造成对抗俄罗斯的前沿堡垒。 可真要下场乌克兰,场面就复杂了。波兰的新扩编部队看着人多,但大多是刚训练没多久的新兵,手里的新装备还没捂热乎,能不能玩得转都是问题。 乌军虽然打了两年有经验,但精锐早就打残了,现在靠着西方援助才勉强撑着。这俩凑到一块,就像把新零件往旧机器上装,能不能磨合好都是个事儿。 俄军那边虽然打了这么久消耗不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去年开始军工产能就开足了马力,导弹和炮弹产量比战前翻了好几倍,关键是打了两年硬仗,部队早就适应了战场节奏,巷战、阵地战的经验摸得门儿清。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把加里宁格勒的核威慑力量往前挪了挪,这意思很明显:真把我逼急了,谁都别想好过。 战场态势也得琢磨琢磨。波兰要是从西部入境,确实能给俄军形成两线夹击的压力,毕竟现在俄军主力都在顿巴斯和南部战线死磕。但波兰边境到基辅那片平原,正好是装甲部队对冲的好地方,俄军在那里经营了这么久,地雷阵、坚固工事肯定少不了。当年希特勒的闪电战多猛,到了苏联不也陷在泥潭里? 美国的态度更耐人寻味,又是给钱又是给炮,却始终没松口说要直接下场。这40亿军事贷款看着不少,可仔细想想,钱是要还的,武器是有损耗的,真打起来波兰就是在替美国耗俄罗斯,最后账单还得自己付。 北约其他国家也各有各的心思,有的怕引火烧身,有的想趁机卖武器,真要让他们跟着波兰一起扛俄军的导弹,估计没几个愿意。 说到底,现代战争拼的不光是人数和装备。波兰仓库里的新炮得有卡车拉到前线吧?得有懂技术的人维护吧?这些后勤保障不是光靠钱就能瞬间搞定的。俄军虽然装备老了点,但军工体系完整,生产线一开动,炮弹就能直接送往前线,这种底气不是靠买买买能换来的。 真把这盆冰水倒进热油里,刚开始肯定炸得噼啪响,波兰的新装备说不定能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时间一长,等俄军把预备队调过来,把战线稳住,那时候就该轮到波兰头疼了。毕竟俄罗斯本土就在旁边,能源粮食都不缺,耗得起;波兰呢?新兵打完了怎么办?美国的援助能一直给吗?这些都是没底的事。 所以说这仗真打起来,谁都别想轻松赢。俄军要扛住两线压力肯定不容易,但波兰想靠着一腔热血和新买的装备就改变战局,怕是把战争想得太简单了。最后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谁也落不着好,就像历史上那些大国博弈里的棋子,热闹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波兰收下中方厚礼后,仍不愿开放边境,提出一个让中国为难的要求中方和波兰前几天谈
【1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