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便宜吃大亏!9月8日广东一男子花2万拍下一辆玛莎拉蒂,结果拿到手里时,才发现是辆“玛莎款”的老头乐!男子发觉被骗后想毁约,却被告知要扣掉1100元,他无法接受,想让平台全额退费,结局让人意外![无辜笑] 事发当天这名男子在浏览某拍卖平台时,发现一辆标注为“玛莎拉蒂新能源车”的车辆正在拍卖,起拍价仅166元,超低的起拍价格让他心动不已,立即缴纳3500元保证金参与竞拍。 经过几轮激烈竞价后,男子最终以接近两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得这辆车,从166元的起拍价到近两万元的成交价,他认为自己仍然占了大便宜,毕竟玛莎拉蒂的正品价格远超这个数字。 然而当车辆送达时,男子立即察觉到异常,车头的标志与正版玛莎拉蒂明显不同,整体造型也与印象中的豪车相去甚远,他急忙重新查看拍卖页面的商品描述。 仔细阅读后他才发现,商品描述中写的是“玛莎款代步汽车”,根本不是玛莎拉蒂品牌车辆,这辆车实际上是市面上常见的老年代步车,俗称“老头乐”。 更令他懊恼的是价格对比结果,同款车型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售价约为19900元,而他在拍卖中的总花费已超过22000元,包括车款和各项费用。 男子认为商家利用高仿车标和模糊商品信息误导消费者,存在明显的欺诈性,他立即联系拍卖平台,要求毁约并全额退还已付款项。 平台起初表示按规定需扣除1100元违约金,但在男子据理力争后,最终同意将全部费用退还,虽然这次事件没有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部分拍卖商品存在标题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商家通过使用知名品牌的相似词汇,在不违反平台规则的前提下误导消费者。 拍卖页面的商品图片通常经过精心拍摄,角度和光线都经过调整,容易掩盖商品的真实状况,加上拍卖现场竞价氛围紧张,买家往往没有充足时间仔细核实商品信息。 这类问题在线上拍卖中并不少见,一些卖家会在商品标题中使用大牌商品的关键词,但在详细描述中用“款”、“风格”等字样规避责任。 消费者在参与拍卖前,应当逐字逐句阅读商品描述,特别注意品牌名称、型号规格等关键信息,遇到标题与描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建议直接联系卖家确认。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网购时不能仅凭标题和价格判断,详细的商品信息才是决策的重要依据,理性消费,谨慎出价,才能真正享受到网络购物的便利。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哥们也太天真了,2万块想买玛莎拉蒂?天上不会掉馅饼啊!” “平台还算良心,最后全额退款了,不过这种误导性拍卖就该严查。” “这不是明摆着欺诈吗?用高仿车标诱导出价,应该追究卖家责任。” “一看'玛莎款'三个字就露馅了,买东西还是得仔细看描述。” “166元起拍就是个噱头,专门吸引贪便宜的人上钩的。” “这老头乐网上全新才卖2万,他拍卖还多花两千,真是冤大头。” “现在各种拍卖平台水太深,一不小心就交学费。” 大家觉得这种“玛莎款”的表述算不算欺诈?平台是否应该对这类误导性商品负责? 官方信源:齐鲁晚报
广东人对西贝预制菜看法,评论区里要笑出人命了!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