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可真难做”。甘肃,一位女子开车行驶在川流不息的道路上,突然看到一名老人拎着东西,步履蹒跚的想要横穿车流。女司机见状想要做好人,刹停汽车、打好双闪,她走下去准备搀扶老人过马路。谁知道,老人一转身对着女子就是一巴掌,把她的眼镜都打飞。无奈,女子只能怏怏离去。 据e昆山9月13日报道称,女子准备扶老人过马路,谁知道老人不识好歹,转身对着女子就是一巴掌。 正值下班晚高峰,道路车流不息,车来车往。这个时候,一位老人突然出现在车流中,他想要穿越马路。 老人在经过一台黑色汽车前方的时候,女司机刹停了汽车,她准备有素质的礼让对方,让老人慢慢通过。 通过黑车之后,这位老人又继续走到路中央,由于对流汽车一直开过来,老人想要穿越过去、往路对面走,比较费劲。 见此情形,这位女司机比较心善。此刻,她的内心涌上一个善念。 只见她直接刹停了汽车,打开双闪,然后又打开车门,走下车。 原来,她准备走到老人身边,搀扶老人过马路。 女子的行为,可见非常高尚。在如此拥堵的道路上,只有她这么做。但是,她这么做,可以换来老人的一句“谢谢”吗?我们继续往下看。 在把车子处理妥善之后,女子快速走到老人身边,她一手搀扶着老人,一手帮他拿起手里的东西,准备慢慢走到路对面去。 而老人这边呢?他感觉自己身边突然出现一个陌生女士,出于防卫之心,以为对方是来抢自己的东西呢。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回头对着女子就是一巴掌。 打完女子之后,老人就脚底抹油,飞快的逃离了现场,很快就走到了马路对面。 而这位被打的女子,瞬间,眼镜也被打飞了,半边脸火辣辣的疼。 女子先埋头寻找自己的眼镜。戴上眼镜之后,女子看到老人已经离开。无奈,她只能抚摸着被打的脸庞,委屈的回到自己车内。 这一切,都被后车的行车记录仪给拍进去,后车也为女子鸣不平。本来看到女子的善举,后车专门停下来,等待女子做完善事之后再离去。 但是目睹这一切之后,后车车主则感觉非常惋惜:现代的老人,真的不识好歹,分不清他人是善是恶。 这一巴掌,兴许就切断女子往后的一切善举,或许她对“做善事”这个行为,就会有所畏惧。 做好事难,做好人更难。也有网友指出,或许不是老人坏,极有可能是女子没有沟通。她在上前帮扶的时候,可以先沟通一下,而不是上来就产生肢体接触,如此比较容易造成误解。 针对老人和女子的行为,不论对错,我们先来做下简单分析。 1.面对他人的帮助,老人不分青红皂白给人家一巴掌,这个行为是否合法呢? 他人前来救助,但是老人却殴打对方,这样的行为肯定涉嫌违法。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如果是轻微拍打造成局部红肿、疼痛,打人者会被处以5-10日行政拘留或者处以200-500元罚款。 如果老人是因为误解而殴打帮助者,则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存在误解如老人进行正当防卫,这种情况老人的行为则可以谅解。 首先,对他人提供帮助,最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其次,救助他人是义举,应该得到认可。不过老人的这一巴掌,让女子感到非常寒心。 2.出于好心去搀扶老人,但是老人却暴打自己,日常生活中,可以随便去做好事吗?如果老人意外受伤,帮扶者需要负责吗? 善事还是要做,但是前提是需要保护好自己。 根据《民法典》第184条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但是受助人遭受损害,救助人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关键要点,救助人需要保留证据,如监控录像、目击证人等,防止被讹诈。这位女子救助过程有监控视频,根据视频先自证,防止被讹诈。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处于好心救助老人,但是反过来被老人打,打人者需要承担治安处罚,受害人可以报警或者验伤。 身体的伤害可以救治,但是内心的伤害无法抚平,也许这次被打之后,会伤害到女子的积极性,自此之后不敢再做善举。 对于本案中老人跟女子的行为,大家都作何看法呢。
“好人可真难做”。甘肃,一位女子开车行驶在川流不息的道路上,突然看到一名老人拎着
芹姐说法
2025-09-14 13:59: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