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句“先这样吧”,西贝连夜把“后厨”顶上热搜——这出“预制菜连续剧”,到底谁认怂了?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贵得离谱”。西贝老板贾国龙当天回应:全国门店欢迎参观,还放话“考虑法律手段”。随后几天,多家记者和博主真的进了厨房,拍到了冷冻羊排、调理包牛肉、保质期9个月的西兰花。12日晚,罗永浩发文:“这事先到这儿,期待国家早点出规范。”。 大家说说看: 1. 到底是不是预制菜? 西贝说“没有预制,只是中央厨房标准化”。但记者实拍显示,羊排包装袋上写着“速冻生制”,牛肉饭、椒麻鸡都是抽真空塑料袋,保质期最长9个月,生产企业还是西贝自己的食品公司。中国蓝新闻在门店看到后厨员工剪开塑料袋,把鱼块倒进餐盘再加热。 2. 为什么大家这么生气? 网友算得很细:一份168元的“草原羊排”,原料是去年12月生产的冷冻货;66元的小牛焖饭,实则是去年11月出厂的牛肉调理包。大家介意的不是“方便”,而是“花了现炒的钱,吃到工厂流水线”。央视财经此前评论过:消费者抵触的不是技术,而是把“方便”包装成“匠心”。 预制菜进校园、进餐厅,这两年争议就没停。2023年秋季,多地家长反对学校配餐使用常温调理包,部分地方教育局随后发文“慎用”。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还没有强制要求餐厅标注“预制菜”或“复热食品”,也没有统一的分级标准。标准模糊,企业就各说各话,消费者只能靠自己“看后厨”。 说穿了,咱们普通人就想吃顿明白饭。下次下馆子,难道要先问服务员“你家羊排是哪年出厂的?”如果今天168元吃冷冻羊排被说成“行业惯例”,明天38元的外卖是不是也能卖138元?饭可以简单,信息得透明,别让“吃饭”变成猜盲盒。 餐厅如果用了预制菜,你觉得该不该主动告诉你?留言聊聊你的做法。
这反转也太刺激了!罗永浩敢硬刚西贝,原来背后有“内应”啊😮西贝后厨直接自
【2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