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观看中国93阅兵后认为,围堵对抗中国已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和中国对抗,我们就上了俄印欧的当,我们不能上俄印欧的当,该为美国自己考虑了。美国国防部应保护美国本土与西半球为优先要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柯伯吉这人背景不一般——他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大脑”。2018年那版把中国定为“头号战略对手”的《国防战略报告》,就是他牵头写的。 那时候他多硬气?主张美国赶紧从反恐的烂摊子里抽身,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对付中国和俄罗斯,连“保台湾安全”都写进战略里了。 前几年美国对中国搞的贸易战、科技封锁,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妥妥的“对华鹰派”。 可就这么个强硬派,看完咱们的阅兵后态度180度大转弯。据说他当时是通过卫星看的直播,阅兵上那些装备没搞花里胡哨的表演,全是透着实战劲儿的新家伙,一列列开过去,那股子“体系化的威慑力”,比任何情报报告都管用。 看完之后,再开会就说出了“不能上俄印欧的当”这话——显然是真的被震撼到了,也开始琢磨之前的策略到底对不对。 要我说,他能转变,也是因为美国这几年围堵中国,根本没达到目的,反而把自己折腾得够呛。咱们回头数数,美国这些年为了堵中国,手段真是没少用。 最早是贸易战,2018年特朗普先动手,对中国的钢铁、铝制品加关税,后来干脆扩到两千亿美元的商品,啥都想卡。拜登上来之后不仅没停,还拉着盟友搞“印太经济框架”,想从经济上孤立中国。 到了2024年更过分,专门对着中国电动车、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加高额关税,就怕咱们在这些领域超过他们。 科技上更狠,2018年直接制裁中兴,禁止美国企业给中兴卖零件,一禁就是七年,想一下子把这家中国企业搞垮。 2022年又开始卡芯片,2025年4月更是变本加厉,扩大出口管制范围,连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都被搅得鸡飞狗跳,就想让中国芯片产业断档。 互联网方面也没闲着,拿“国家安全”当借口,禁了TikTok、微信这些中国APP,其实就是怕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在全球火起来,抢了他们的风头。 还有舆论战,2020年把咱们好几家中国媒体定为“外国使团”,限制人家员工数量,变相把记者赶走,说怕中国影响美国舆论。 结果2023年自己又跳出来,说中国“每年花几十亿操纵全球媒体”,转头美国国会就批了16亿美元,给国务院和海外媒体,让他们专门发反华消息——这操作,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咋回事。 可这么多手段下来,效果呢?基本等于白忙活。2023年的数据摆在那儿,中国成了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制造业产值占了全球35%,美国的关税根本没拦住中国的贸易影响力。 而且中国也没坐以待毙,搞了“双循环”,把国内市场做得更扎实,同时砸钱搞科技研发。 现在芯片、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都有突破,2024年连量子计算、5G技术都走到世界前面了,美国自己的报告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离他们越来越近。 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咱们的CGTN、人民日报海外版,都是靠事实说话,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中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特别喜欢中国的合作模式——咱们给援助从不附加政治条件,实实在在帮他们建公路、修港口,带动当地经济。 反观美国,给点援助就提一堆要求,还老造谣中国搞“债务陷阱”,两下对比,谁靠谱大家心里都有数。 柯伯吉说“上俄印欧的当”,这话也没说错。这几年美国一门心思在亚太围堵中国,其他地方的空子全被俄印欧钻了。 俄罗斯本来就是军事强国,趁着美国分心,靠“土耳其溪”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把对欧洲的能源出口份额又拉回18.3%,欧洲嘴上喊制裁,该买气还是得买,俄罗斯的能源霸权反而更稳了。 印度更会趁机会,GDP从2021年的3.16万亿美元涨到2023年的3.63万亿美元,眼看就要冲进全球前五。它也不跟美国绑定反华,反而偷偷跟俄罗斯买武器,在印度洋悄悄扩大影响力,典型的“两边不得罪,闷声发大财”。 欧洲也不傻,嘴上跟着美国喊“供应链重组”,实际上跟中国的贸易额年年涨——谁愿意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陪美国瞎折腾? 更重要的是,美国自己家里早就一堆事儿了。军费看着是全球第一,可架不住要填的坑太多。 美军计划到2054年把舰艇从295艘扩到390艘,光这一项就得花1.2万亿美元。去年关岛的防空系统升级项目说停就停,说白了就是钱不够用了。 现在美国内部也吵翻了,鹰派骂柯伯吉“软弱投降”,但越来越多务实的人觉得他说得对。毕竟阅兵上的装备不是摆设,俄印欧捡便宜也不是幻觉,再抱着围堵中国的老想法不放,最后只会把美国自己拖垮。
美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观看中国93阅兵后认为,围堵对抗中国已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和中
不负赋墨尘
2025-09-13 21:36:4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