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9月8日,湖南怀化,一男子将钓到的21斤大鲤鱼带回家饲养,结果鱼应激了,跳出了鱼缸!从2.5米的高度重重摔在地上,随后又在地上待了20多分钟,等到男子回家时已经没有了动静,没想到将鲤鱼放入鱼缸后不久,它又活了过来。网友:古人诚不欺我,金鳞岂是池中物! 一条鱼的“极限操作”,最近在湖南怀化成了街坊邻里的谈资。 说的是曾先生家那条二十一斤的大鲤鱼,从两米五高的鱼缸里跳出来,在地上躺了二十多分钟,眼看没了气,扔回水里居然又活了。 这事儿听着就玄乎,却实打实发生了。 时间往回推一个多月,曾先生在河边钓鱼,本来没抱太大指望,毕竟钓鱼这事儿,多数时候是坐一天钓不上几条。 那天鱼竿突然往下一坠,力道大得他差点没握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拉上岸,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鲤鱼在岸边扑腾,称了称足有二十一斤,周围的人都看直了眼。 曾先生稀罕得不行,这是他头回钓着这么大的鱼,卖了可惜,吃了又舍不得,干脆带回家,放进了客厅那个两米五高的大鱼缸。 他琢磨着,这么大的缸,够这鱼折腾了。 可这鱼像是不领情。 放进缸里一个多月,就没安生过,总在水里“闹腾”,有时候撞缸壁,有时候在缸底打转,看着就透着股烦躁。 曾先生估摸着,可能是水里的味儿不对,也可能是这鱼野惯了,住不惯“玻璃房子”。 变故出在曾先生出门办事那天。 他锁门的时候还瞅了一眼鱼缸,鱼在里面游得正欢,没成想回来推开门,先看见的不是鱼缸,是地板上那个灰扑扑的大家伙。 走近一看,正是那条鲤鱼。 身上沾着土,鳞片掉了好几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曾先生心里一沉,抬头看鱼缸,缸沿上湿漉漉的,再看看地面到缸口的高度——两米五,差不多一层楼,这鱼是自己跳下来的? 他赶紧蹲下去摸了摸,鱼身冰凉,一点动静没有。 再看地上的痕迹,鱼大概在这儿躺了二十多分钟。 曾先生叹了口气,鱼离了水哪撑得住这么久? 怕是没救了。 但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把鱼抱起来放回鱼缸。 刚放进去时,鱼侧身漂着,跟死了没两样。 曾先生转身要去拿拖把,就听见身后鱼缸里“哗啦”一声响。 回头一看,那鱼的胸鳍动了动,接着尾巴一甩,竟然慢慢游了起来,虽然看着还有点蔫,但确实是活过来了。 后来调了监控才清楚,曾先生出门没多久,鱼就在缸里疯了似的来回撞,撞了几分钟,猛地一使劲,像“鲤鱼跳龙门”似的越过缸壁,“啪”地一声摔在地上,之后就一直躺在那儿,直到曾先生回家。 这事儿传到网上,评论区热闹得很。 有人说这鱼是想“越狱”回河里,就是没算好高度;有人感慨这鱼命硬,换别的鱼早扛不住了;还有懂行的人说,这是鱼的应激反应,环境不合适就容易这样,水温、水质、空间不对劲,都可能让鱼躁得跳缸。 其实这种事不是头一回发生。 去年湖北有个钓友,钓了条十五斤的野生鲫鱼,兴冲冲放鱼缸里,忘了调水温,鱼缸的水比装鱼的水凉了好几度,那鲫鱼在缸里撞来撞去,不到三小时就跳了出来,摔在阳台瓷砖上。 还好发现及时,赶紧放回水里,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缓过来。 有人说,野生鱼跟观赏鱼不一样,在河里自由惯了,突然被圈起来,本身就不适应,再加上环境一变,应激反应就更厉害。 还有网友说,这鱼可真够倔的!从两米五高跳下来还能活,怕不是成精了?野生鱼就是不一样,换观赏鱼早没气了。 估计是在鱼缸里待憋屈了,想回河里自在游,就是没算准高度,这 “越狱” 失败反倒成了传奇。 不过话说回来,养鱼真得讲究方法。水质、水温差一点都不行,尤其野生鱼刚换环境,应激反应肯定大。 这鱼在地上熬了二十多分钟,放回水里还能缓过来,除了命硬,说不定是体格实在壮,平时在河里练就了耐受力。 建议曾先生赶紧给鱼缸加个盖,不然下次再跳,未必有这好运了。 也别总盯着它看,鱼胆小,越瞅越紧张。说到底,这么大的鱼本就该在自然里长,圈起来确实委屈它了。 就像曾先生这条鲤鱼,在河里活了那么久,突然被塞进个玻璃缸,换谁都得急。 现在这条鲤鱼还在曾先生家的鱼缸里,只是没以前那么闹腾了。 曾先生也学乖了,天天检查水质水温,生怕再出什么岔子。 一条鱼闹出这么多事,也算是奇闻了。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不幸中的万幸!”江西赣州,一男子和好友夜钓时,突然听到旁边的小道传来窸窸窣窣的
【53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