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一位渔翁驾驶小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衢江江面上,他的船上坐着十几名

历史脑洞 2025-09-11 15:01:29

1942年5月,一位渔翁驾驶小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衢江江面上,他的船上坐着十几名日本兵。突然,渔翁毫无征兆地将船桨丢弃,然后纵身一跃跳入了江中。 1942年,那年头的中国,哪儿都不太平。日军的铁蹄到处乱踩,战火从北烧到南。5月的衢县,这个浙西的小城,也终究没能幸免。城破那天,天都是灰的,空气里混着硝烟和人们的哭喊声。守城的国军被打散了,溃兵们退到衢江边上,一个个跟丢了魂儿似的。 黑灯瞎火的,江面上连个鬼影子都瞧不见。前有大江拦路,后有日军追兵,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为首的一个长官,估计也是被逼急了,拔出手枪对着天就喊:“兄弟们,想当年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今天咱爷们就算跑不了,也得学学楚霸王,跟小鬼子拼了!” 这话一出,剩下的兵都默默地拉开了枪栓,拧开了手榴弹的盖子。那架势,就是要跟追上来的鬼子同归于尽。就在这节骨眼上,江面上悠悠地传来一句话:“长官,要过江不?我来渡你们。”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破开夜色,慢慢靠了过来。船头上站着个披着蓑衣的汉子,就是陈根土。他那天本是听着枪声不对,想带着老婆孩子赶紧划船跑路的。衢江上的船家,那天差不多都跑光了。陈根土一家子吃住都在船上,家当也都在船上,跑起来比谁都方便。可就在他准备解开缆绳的时候,听到了岸上溃兵们绝望的呐喊。 那一刻,这个普通渔夫心里头某个东西被点着了。 他把老婆孩子推上岸安顿好,一个人,一条船,就这么掉头冲进了最危险的地方。 小船一次只能载十几个人,陈根-土就像个不知疲倦的摆渡人,在两岸来来回回。江面上时不时有流弹飞过,“噗噗”地打在水里,溅起一串串水花。他就那么硬生生地,一趟又一趟,把一百多个战士送到了对岸。 可就在他划最后一趟,船上还坐着十几个人的时候,岸上的情况急转直下。日军大部队追上来了,火力比刚才猛了不知多少倍。岸上掩护的几个战士,眼看是顶不住了。他们看着江心陈根土的船,做出了一个极其悲壮的决定。他们朝着陈根土用力挥手,示意他别再回来。然后,在日军冲上来的那一刻,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轰隆”几声巨响,火光把江面照得通红。岸上的枪声停了,喊杀声也停了。陈根土呆呆地站在船头,看着对岸那片火海,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经历了那一夜,陈根土心里清楚,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他跟侥幸过江的战士们道了别,带着老婆孩子,顺着江水往下游划去,想找个安生地方躲一躲。可乱世之中,哪有什么真正的世外桃源。 两天后,他们一家在下山溪一个僻静的柳荫河畔暂时停了下来。傍晚时分,媳妇刚生起火准备做饭,那一缕炊烟,就跟催命符似的,把附近的日军给引来了。 十六个日本兵悄无声息地摸了过来,端着枪就把小船给围了。他们把陈根土的老婆孩子赶下船,然后用枪托指着陈根土,又指了指江对岸的一个叫安仁铺的渡口。意思很明白,要他当船夫,送他们过江。 他看着岸上惊恐的妻儿,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他冲着日本兵点头哈腰,脸上堆着笑,麻利地撑开船,请“太君”们上船。日本兵看他这么“识相”,也都放松了警惕。船离了岸,陈根-土一边划着桨,一边竟扯开嗓子,唱起了高亢的衢州民歌。听得那帮日本兵一愣一愣的,虽然听不懂,但也觉得有意思。 船划到江心,水流渐渐变得湍急起来。这里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鬼见愁”——牛角口。江面看似平静,水下却布满了看不见的暗礁和旋涡,船老大稍微不留神,就得船毁人亡。陈根土对这里的一石一水,闭着眼睛都摸得清。 就在船进入最险的航道时,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豪迈的大笑。 笑声中,他猛地松开手中的船桨,任由小船被急流裹挟着向下游冲去。日本兵们大惊失色,叽里呱啦地乱叫,纷纷举起枪。 可一切都晚了。还没等他们扣动扳机,小船就狠狠地撞上了一块巨大的暗礁。船体瞬间四分五裂,船上的十六个日本兵连同他们的枪支,一瞬间全被卷进了漩涡里,连个泡都没冒就没了踪影。 而陈根土呢?在弃桨的那一刻,他已经纵身跳进了江里。他从小在水里泡大,水性极好。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对水道的熟悉,他最终挣扎着游回了岸边,找到了早已吓得六神无主的妻儿。一家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渔船,陈根土一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据当地一位文人后来回忆,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家乡,听说了陈根土的事迹,也看到了他后来的窘迫。 陈根土时常挑着鱼到市集去卖,换来的钱,大多都变成了酒钱。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路边。或许,只有在酒醉中,他才能暂时忘记那些惨烈的过往,忘记那条船,忘记那些死去的士兵。 有一年正月初一,天降大雪。他又一次卖鱼换了酒,踉踉跄跄地往家走。风雪太大,加上饥寒交迫,他最终醉卧在一个荒废的古冢前,再也没能醒来。第二天被人发现时,身上已经盖了厚厚一层白雪。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