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经为岛内的“统派”,找到了一个新的“代言人”。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

依秋聊趣 2025-09-09 12:44:14

北京已经为岛内的“统派”,找到了一个新的“代言人”。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就已经发出:大陆的耐心已经耗尽,未来,只跟“行动派”打交道。 马英九当年手里的好牌,简直是两岸关系里的“王炸”。他掌台湾大权的8年,是大陆对台释放善意最足的8年。为了拉近距离,大陆干了多少实在事? 2010年签的ECFA可不是张普通协议,台湾539项产品出口大陆直接免税,石斑鱼养殖户最有体会,六年时间里年产值从38亿新台币涨到84亿,成了世界第一;贸易额更夸张,从2010年的1454亿美元一路冲到2021年的3281亿美元,台湾每年顺差近2000亿美元,相当于靠大陆市场赚走了全岛外贸总顺差的四倍。 旅游方面更不用说,2015年418万大陆游客挤爆台湾,人均每天花232美元,比日本游客还多,光前三季度就给台湾带来3844亿新台币收入,六合夜市里满耳朵都是普通话。 那时候,大陆简直是把“橄榄枝”捆成了花束递过去,就盼着能换回来两岸在统一问题上的实质进展! 可结果呢?马英九嘴上说着“九二共识”,却总在关键的统一议题上绕圈子,不仅在国民党党章里删了“统一”俩字,还说“台湾也是我们的国家”,所谓的“不统不独不武”,说白了就是维持现状。 大陆这边盼着签个文化教育协议加深感情,他八年没回应;民间呼吁两岸签和平协议,他愣是把这议题变成了台湾的政治禁忌。结果就是经济上赚得盆满钵满,政治上原地踏步,就像拿着满手好牌只敢打“过”,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洪秀柱就完全是另一种风格。2016年她当国民党主席时,党内正穷得叮当响,她自己借钱9000万新台币给党工发工资,却从没松口过“统一”这俩字。竞选时喊出“一中同表”“签和平协议”,哪怕被党内换掉候选人资格也没改口。卸任后更没闲着,成立青雁基金会专门培养两岸青年交流,跑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在厦门跟台胞座谈,嘴里永远是“统一不能等”。 这次来北京参加九三阅兵,民进党放话“回来就抓”,她就四个字“我无所谓”,转头在观礼时说“看到士兵们的样子,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对比之下就很清楚,马英九的“只经不政”其实是原地踏步。他任内两岸贸易额翻了一倍多,却把“和平协议”谈成了禁忌;大陆游客把台湾观光业喂得饱饱的,他却连两岸共同纪念抗战都躲躲闪闪。 而洪秀柱哪怕在国民党最低谷时,也敢顶着压力说“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甚至主张“政经并行”,要把军事互信、国际空间这些敏感议题摆到桌面上来谈。 大陆这次把洪秀柱请上天安门第一排,信号再明确不过:光拿好处不推进统一的“观望派”该让让位了。八年ECFA红利没换来政治突破,400万游客没焐热“台独”的冰冷,大陆的耐心确实耗得差不多了。 洪秀柱观礼时说“中国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话既是说给两岸同胞听的,也是给那些犹豫观望者提个醒——统一不是嘴上功夫,得有实打实的行动。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大陆不再看谁口号喊得响,只看谁真敢往前走。马英九时期那种“经济全开放,政治全关闭”的模式已经过时,而洪秀柱这种哪怕顶着压力也要谈统一、做实事的“行动派”,自然成了新的对话对象。天安门城楼上的座位就那么几个,给谁不给谁,从来都藏着深意。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