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作出一个事关中国重大决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表示担忧,并呼吁伊朗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因为伊朗约92%的石油销往中国,也就说,哈梅内伊认为对中国太过于依赖。 哈梅内伊在发出这一呼吁的同时,还呼吁改善和提高该国的石油生产方法和能力,以提高石油产量,并让该国的石油出口“更具活力”。 这话听着好像伊朗想找新出路,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藏着太多无奈。 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摆在那儿,伊朗80%的石油出口都流向了中国,每天差不多140万桶,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在2018年美国没退出伊核协议前,伊朗的石油买家名单可比现在热闹多了——当时欧洲每天能从伊朗买走60万桶,印度更是把伊朗当成第三大原油供应方,但现在这些都成了过眼云烟,此时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大买家兜底,伊朗的石油还能卖给谁去?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都绕不开美国的制裁大棒。2025年7月美国对伊朗商人穆罕默德・侯赛因・沙姆哈尼的制裁就是个典型例子,一口气把115个实体、个人和船只列入黑名单,理由是他们帮伊朗卖石油。 这种操作可不是第一次,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后,类似的制裁就没断过,直接导致伊朗石油出口量从每天260万桶暴跌到最低时的几十万桶。更狠的是,美国还威胁要把伊朗石油出口“清零”,哪个国家敢买伊朗石油,就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 这种威慑力下,连曾经的大客户印度都扛不住了。2019年美国结束制裁豁免后,印度立刻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从第三大买家直接跌出前十,伊朗外长扎里夫气得用大米贸易施压都没用,毕竟没人敢拿国家金融安全开玩笑。 在这种全球围堵的局面下,中国成了伊朗石油出口的“救命稻草”。这背后其实是一笔心知肚明的交易:中伊25年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中国投资4000亿美元,其中2800亿专门用于石油设施建设,换来的是伊朗石油的优先购买权,价格还比国际市场价低18%-20%。 更关键的是,交易用人民币结算,还能用货物抵账,这就帮伊朗绕开了美元制裁的陷阱。 伊朗也确实没得选,2020年疫情加低油价那会儿,它的石油日出口量一度跌到只剩7万桶,连国内汽油都堆成了历史最高库存,能有中国这个稳定买家已经谢天谢地。 现在,伊朗每天卖给中国的140万桶石油里,85%都是优质的轻质原油,要知道伊朗自己的轻质原油总共才占40%,这相当于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着给中国了,至于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哈梅内伊说要“提高石油生产能力”,这话听着提气,但实操起来难如登天。伊朗油田的平均采收率只有5.9%,有的区块甚至不到4%,而沙特的油田采收率能超过50%,这差距背后是技术和设备的代差。 可在美国制裁下,伊朗根本买不到先进的开采设备,连维护现有油田都费劲。2020年就有报道说,伊朗帕尔斯地区的石油项目因为缺设备停了工,沥青厂都大规模关闭了。这种情况下,就算发现了大型锂矿这种“白色石油”,2025年前也未必能真正开采,远水解不了近渴。 想找新买家?难度堪比登天。欧洲市场早就被美国吓退了,希腊、意大利这些曾经的大客户现在避之不及。俄罗斯自己就是石油出口大国,不可能大量买伊朗石油。东南亚国家要么体量不够,要么早就有固定的供油渠道。 伊朗也曾想过打折促销,2022年俄乌冲突时甚至把石油价格砍到五折,可愿意接盘的还是没几个。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买便宜油,被美国盯上冻结资产。 更要命的是伊朗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太深,石油出口收入占了对外贸易的80%,政府财政一半以上靠这个。2020年石油收入锐减三分之一后,伊朗不得不发行油气债券筹钱,连货币都从里亚尔换成了土曼,1土曼等于1万里亚尔,说白了就是变相贬值。 这种情况下,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其实是恶性循环:越依赖中国,越难摆脱单一市场风险;可越想找新买家,越发现没人敢接招。 现在伊朗所谓的“出口更具活力”,说白了就是想在不惹恼中国的前提下,偷偷找几个小买家。2025年6月的数据显示,伊朗原油出口量刚过7000万桶关口,除了中国这个大头,剩下的零头估计是通过革命卫队的走私网络卖出去的。这种地下交易风险极大,价格被压得极低不说,还得给中间商高额佣金。 伊朗心里清楚,只要美国制裁不松口,它就很难真正实现出口多元化。所谓的“减少对华依赖”,更像是给国内民众看的表态,真要动真格的,先问问每天那140万桶石油的缺口谁来填。毕竟在国际政治的现实面前,石油贸易从来都不只是生意那么简单。
伊朗作出一个事关中国重大决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表示
依秋聊趣
2025-09-09 11:43: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