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结局 韩愈生于768年,唐代人,从小父母双亡,靠兄嫂拉扯大。家穷但爱读书,20岁去长安考科举,前三次砸锅,第四次才中进士。进官场后,他直脾气,批评宦官乱政,上书皇帝,得罪人被贬阳山。在岭南那地方,他办学校,教学生古文,还写了不少激励人的文章。柳宗元773年生,出身好,21岁中进士,33岁卷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十年,又去柳州。在贬谪中,他写山水游记,推动古文运动。欧阳修1007年生于宋代,早年丧父,母亲教他识字,三次科举才中进士,后来成文坛老大,编新唐书,提拔苏轼他们。苏洵1009年生,年轻时不学无术,24岁母亲死后才醒悟,苦读20年,48岁带儿子进京,一炮打响。 苏轼1037年生,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样样行,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齐名“三苏”。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得罪人,乌台诗案坐牢,后贬黄州、惠州、儋州。王安石1021年生,聪明过人,推动新法改革,得罪保守派,辞相后隐居江宁。曾巩1019年生,12岁能写诗,38岁中进士,仕途稳,专注学问。苏辙1039年生,性格稳重,与兄同中进士,任过副相,也遭贬谪。这些人多半通过科举入仕,经历政治风波,推动古文复兴,但生活起伏大。 他们的仕途大多坎坷。韩愈多次被贬,第一次因批宦官去阳山,第二次反对迎佛骨贬潮州,到晚年才回长安任吏部侍郎。柳宗元贬永州时,亲人陆续去世,他独自写文章,819年大赦时病重,回不了京。欧阳修也贬滁州,主修史书后召回,晚年归隐颍州。苏洵进京后只做小官,很快辞职回家,继续教儿子写文。苏辙随兄遭贬,先去筠州,后颍昌,隐居河南。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隐居,专注哲学。曾巩相对顺,辞官后归江宁研读。苏轼贬谪最多,从黄州到儋州,坚持创作。 结局方面,韩愈824年病死长安,57岁。柳宗元819年病逝柳州,47岁,无人陪。欧阳修1072年去世,66岁。苏洵1066年病故,58岁。苏辙1112年逝世,74岁,葬兄旁。王安石1086年离世,66岁。曾巩1083年去世,65岁。苏轼1101年北归途中病死常州,66岁。这些人多在贬谪或隐居中结束一生,没几个享大福。
司马光宴请四方,主客尽欢而散后,苏洵却留下来问:刚才那个几个月没洗澡、邋里邋遢像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