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战场,我军抓获一名特务。搜查之时,一位志愿军战士伸手探向其胸前,忽然脸色骤变,失声喊道:“他怀里有东西在动!” 1952年的朝鲜战场,雪地里踩出的脚印转眼就被风刮平了。志愿军情报部长丁公量裹紧军大衣,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炭笔尖在海浪里一带画了个圈——这地方太安静了,安静得反常。 警卫员突然撞开门带进一股寒气:“部长!抓到一个可疑的,在驻地南边林子里转悠,说是掉队的兵,可证件对不上!” 审讯室的煤油灯晃得人影子乱颤。绑在椅子上的男人缩着脖子,棉袄破得露出灰扑扑的絮,嘴唇冻得发紫。“我就是……就是走散的运输兵……”他话音没落,突然有个战士搜身时猛地缩回手:“部长!他胸口有东西在动!” 满屋子人瞬间摸向枪套。有人喊“是不是炸弹”,丁公量却摆手上前,手指探进对方衣襟——扑棱棱飞出一只白鸽子,翅膀扇得煤油灯明灭不定。鸽子脚踝拴着截细竹管,里头卷着张化学密写纸。 那男人顿时瘫软下去。他叫朴北时,美军培训了三个月的间谍,任务是把志愿军炮兵阵地坐标用信鸽传回去。鸽子每天放飞一次,要是超时未归,美军就知道出事了。 丁公量捻着那张密写纸笑了。他叫人喂饱鸽子,自己熬了两宿审出全套密码本,转头就给美军写了封“急报”:“海浪里集结两个师,正筹备总攻。” 假情报送出去那天,雪下得遮天蔽日。四名志愿军战士换上特务打扮,深一脚浅一脚摸到美军哨所“投诚”,口径一致地说志愿军主力全压到了海浪里。美军上校宋万琪对着地图比划半天,突然拍桌子狂笑:“中国人到底露破绽了!” 他哪想得到,此刻志愿军第15军正悄无声息往北转移,留在地上的车辙印都用树枝扫净了。丁公量站在山头拿望远镜看美军舰艇往海岸线凑,转头吩咐通讯兵:“给宋万琪再加把火——就说北京来了急电,催着赶紧打!” 炮火撕开黎明时,美军陆战七师刚跳下登陆艇。志愿军埋伏已久的重机枪从峭壁裂缝里伸出来,子弹刮风似的扫过海滩。宋万琪抱着电台喊撤退时,运输舰已经烧成了火球。 更狠的还在后头。丁公量接着让“假特务”传话,说志愿军怕被报复已经撤走,其实早让人在海浪里埋了八百多地雷。宋万琪果然带着残兵扑过来,踩炸的地雷掀翻整排坦克。有个美国兵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雪地里突然喷出火柱,冻土块混着弹片往下砸,好比地狱开了门。” 1994年美国解密档案时,当年那封假情报电报编号CX-52-781赫然在列。记者找到上海干休所里遛鸟的丁公量,老人捏着茶缸子笑:“宋万琪到死都没想明白,怎么被只鸽子耍得团团转。”他窗台上总养着几羽信鸽,扑棱翅膀的声音和1952年冬天一模一样。 【消息源自:《志愿军反间谍战经典案例:丁公量与“鸽子间谍”较量》2019-11-12 解放军报】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