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已有超3000枚导弹,其中900多枚直指台海,400多枚为巡航导弹,这

浮史如生 2025-09-01 14:33:19

中国火箭军已有超3000枚导弹,其中900多枚直指台海,400多枚为巡航导弹,这一数字令人瞠目结舌,远超外界想象,它不仅揭示了中国军力的惊人增长,也让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再度升级,中美之间的战略天平是否已悄然倾斜?未来的亚太安全又将走向何方? 中国火箭军的来头可不小,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那时候,战略导弹部队刚起步,规模小得可怜,主要靠从苏联那边搞来的一些技术支撑,装备就那么几枚弹道导弹,射程也只够覆盖周边区域。部队最早驻扎在北京郊区,条件简陋,训练基本靠模拟。到了八十年代,事情开始有点起色,东风系列的中程导弹陆续上马,这些家伙安装在固定平台上,准备发射得花好几个小时。九十年代,部队改名叫第二炮兵,发射车辆多了起来,基地散布到甘肃、内蒙古等地,建基地得挖深井,用重型设备浇筑混凝土。进入新世纪,现代化速度明显加快,固体燃料导弹登场,发射准备时间缩到几分钟,演习里导弹旅夜间转移,雷达扫描上空,通过卫星传指令。导弹种类也丰富了,像短程的东风-15和中程的东风-21,东部沿海部署增加。2016年正式叫火箭军,人员超12万,核常力量结合,导弹从几百枚涨到几千枚,覆盖近海到洲际,训练注重复杂环境,比如雨天发射或电子干扰操作。这些年,火箭军从一个辅助角色变成核心力量,技术进步让它在区域威慑上站稳脚跟。 说起现在火箭军的导弹规模,真是让人有点吃惊。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评估,中国火箭军总导弹数量已经超过3000枚,这包括各种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远超很多人之前的估计。 其中短程弹道导弹大约900枚,主要部署在东南沿海,像福建和广东,这些导弹阵地藏在山地隧道,发射车随时待命,射程直指台湾海峡,能覆盖岛上关键设施。巡航导弹则有400多枚,比如长剑-10,从地面车辆发射,飞行低空绕过雷达,精确打岛链外目标。美方情报说这规模超出预期,导弹体系有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弹头高速机动,躲防御系统。部署重点就是维护领土完整,导弹旅巡逻沿海公路,雷达站盯海峡,一旦启动,齐射密度压反导网。 火箭军组织有七个作战基地,东部南部战区多旅级单位,基地里用起重机装导弹到运输车,车队沿崎岖路到位置。短程导弹如东风-15和东风-16,发射器300个,导弹900枚,范围300到1000公里,适合快打海峡周边,演习中从山坡发射,烟尘起,雷达锁轨迹。中程导弹发射器300个,导弹1300枚,范围1000到3000公里,东风-21和东风-17,东风-21D反舰设计,沿海平原竖管,输入舰队坐标,升空调整姿态。东风-17带高超音速滑翔体,2020年用,测试从戈壁基地发射,高速穿大气,地面站监数据。 中间范围导弹发射器250个,导弹500枚,范围3000到5500公里,东风-26主力,绰号关岛杀手,打陆海目标,西部战区部署,车辆过高原,固定设备,发射飞太平洋。巡航导弹发射器150个,导弹400枚,范围超1500公里,长剑-100超2000公里,东部基地测试,低空避雷达,准中模拟目标。 这些导弹不光数量多,还提升了区域反介入能力,美军报告称中国导弹扩张带来质变,体系从短程到洲际完整。部署针对海峡局势,信号清楚,维护主权,震慑外部。解放军打击强度,几分钟盖关键点,美反导面对密集齐射,拦截难,火箭军数量优势造震慑。亚太感受到增长,海峡巡逻船增,美侦察机飞,集阵地影像。火箭军现代化要数量大分布广,复杂战场生存,反击能力,国防文件强调导弹部队威慑强敌,制衡干涉。在大国博弈,加大投入是军力关键。 部队训练有联合剑演习,2024年5月,从沿海阵地发射,包围海峡,测试联合打,火箭炮实弹。2022年8月,多枚导弹,四枚飞越台湾上空,回美访问,轨迹穿东海,控制站调。2023年4月,联合剑,导弹旅动,集结,操作台,发射多型,盖周边。 导弹工业生产国际顶,固体燃料技术,精确制导进,部队核常整合,核弹头超600枚,预计2030超1000枚。 美国国防部报告警觉,中国导弹扩张,美加强关岛防护,部署陆基拦截如萨德,建雷达塔,测拦截模拟。日本韩国升级防御,购爱国者,基地演快速响应,车辆导弹穿街道。澳大利亚联演,舰队南海航,反舰对抗。印太国家研新型,实验室测高机动,工厂组装。太空网扩展,美卫星踪发射迹,地面析数据预威胁。安全要对话,但平衡推警惕,导弹技影响稳定。中国扩火箭军基于威慑保和平,官方强调主权底线。火箭军守底线后盾,现代化要数量分布生存反击。国防白皮书提导弹部队威慑强敌,制衡干涉。大国博弈,火箭军投入军力一环。 火箭军扩张引亚太军备竞赛,日本韩国澳等盟友升导弹防护反击,加快新型反导远程研购,亚太安全难测。未来亚太安全走向?导弹多让冲突门槛高,但也加不确定。美中需沟通避误判,区域国家平衡发展。中国军力涨,美保持优势,但天平移需策略调整。总的,火箭军规模揭示实力跃升,台海亚太格局影响深远,得一步步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浮史如生

浮史如生

以史为鉴,山河岁月,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