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AI生成图文视频内容须标识
9月1日起,一个跟所有内容创作者有关的法规正式落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开始施行。
从今天起,不管你是AI产品开发者,还是普通内容创作者,只要用AI生成了内容,都必须进行标识。不标、乱标、删标,一律违法。
这次的标识分为两种:
一是显式标识,就是“人眼可见”的标签,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都要明确说明“AI生成”。
- 文字:开头/中间/结尾加“AI生成”提示
- 图片/视频:边角打上标签,不能用小字号糊弄
- 音频:开头/结尾用语音说“由AI生成”或播放AI的摩斯电码
二是隐式标识,是嵌在文件元数据里的信息,俗称“数字水印”,包含了生成来源、生成者ID、内容编号等,便于机器识别。
截至目前,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已开始响应:
- 若内容含AI生成,发布者需主动勾选、声明
- 若未声明但平台识别到痕迹,将自动打上AI标记
- 禁止任何人删除、伪造或洗掉标识,否则违法
AI的未来值得期待,但它必须被看见、被标注、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