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商用50万1分钟快手可灵负责人最新爆料50万一分钟,这是AI视频商用的最

量子位看科技 2025-08-30 16:51:08

AI视频商用50万1分钟快手可灵负责人最新爆料

50万一分钟,这是AI视频商用的最新标价。

这个数字来自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在成都“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公开提到:目前市场AI视频最高报价,已达50万元/分钟;

日常接单价则集中在几千到5万元/分钟之间。

而就算用最强的AI模型做一条一分钟视频,比如快手的可灵,或者Google Veo 3,成本也不过几十到两三百元。成本与收入对比,让不少人直呼暴利。

但这场大会里,更有意思的并不是“AI视频能赚多少钱”,而是快手对AI的布局,已经远超“可灵”这个内容生产工具。

从内容创作到分发、再到变现,AI已经深度嵌入快手的产品底层逻辑。

比如,除了可灵,快手还在AI上做了这些事:

- 分发机制重构:快手自研的端到端推荐模型OneRec,取代了原来的“召回-粗排-精排”三段式系统,计算成本降低90%,目前已覆盖25%的推荐流量。

- 排序标准升级:用深度学习模型EMER替代传统加权打分机制,提升推荐排序准确度、用户体验也有了实打实的数据反馈:用户时长提升2.5%、DAU提升0.25%。

- 内容理解更精准:快手训练了自己的多模态大模型Keye,能从画面、动作、语言、情绪中识别标签,提升内容理解10个百分点,进而优化推荐策略。

- 创作者后台加AI辅助:后台上线AI灵感推荐、标题生成、发布时间建议等内容助手工具,帮创作者选题、起标题、蹭热度、涨流量。

而从平台角度来看,这些技术不是装点门面,而是真在悄悄改变整个生态:

1. AI创作者正在迅速变多:快手上已有近1亿用户使用AI参与内容创作。

2. AI内容流量在猛涨:今年前7个月,平台内AI内容流量增长320%,翻了三倍多。

3. 用AI创作,真的能赚钱:AI创作者的收益同比提升159%,已经不只是“玩玩”了。

4. AI漫剧这条赛道可能起飞:这是AI生成的竖屏动画短剧,画质高、周期短、成本低。过去一年增长了10倍,今年上半年尤为迅猛。

快手的策略已逐渐清晰:AI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整套体系级能力。从技术底座到前端创作、再到平台分发和变现,正被系统性改写。

过去大家提快手的AI,只想到“可灵”;现在可能得换个视角——快手,本身已经是个“AI内容操作系统”。

0 阅读:1
量子位看科技

量子位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