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85年11月,我国外交官何存峰乘坐美国客机飞往纽约,在飞行途中,何存峰去了一次洗手间,回来却发现随身携带的外交邮袋不翼而飞,外交邮袋中装着绝密文件,这次的任务就与文件有关,他向美国机长提出交涉,被美方粗暴地拒绝了。 (参考资料:2021-03-14 文汇客户端——1985年,中国外交信使携绝密邮袋在万米高空的美航客机上神秘失踪意图叛逃……) 1985年11月25日,旧金山国际机场,清晨8点,两名中国信使何存峰与杨水长,各自提着一只承载着国家绝密的外交邮袋,登上了泛美航空的PA72航班。 他们的座位在C舱二排E号和F号,目的地是纽约,起飞后不久,杨水长便称自己两天没睡,将两只邮袋都推给了何存峰看管,自己倒头便睡,这趟万米高空的旅程,从一开始就透着一丝不寻常。 飞机起飞约40分钟,机上开始播放电影,又过了20分钟,一直保持警惕的何存峰起身去了一趟洗手间,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了杨水长,但等他回来,座位上空空如也,同伴和那两只视如生命的邮袋,全都消失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何存峰立刻起身,在机舱内四处搜寻,他怀疑杨水长可能被藏匿在紧邻驾驶室的“阁楼”区域,但当他试图靠近时,两名身着制服的美方安保人员粗暴地将他拦下。 语言不通让他急得满头大汗,幸好一位懂英语的同舱旅客出手相助,然而美方人员蛮横的态度,让他断定,杨水长和邮袋已经落入对方手中,他心里清楚,此时不能意气用事,必须用智慧解决问题。 很快,一名空姐递来几样东西:他的护照、机票、零用美钞,还有一张杨水长留下的手写字条,字条的内容证实了他的猜测,杨水长叛逃了,并表示不想再见他,何存峰的血液一下子冲上了头顶,愤怒几乎将他吞噬。 紧接着,机上广播声称引擎故障,飞机要临时改降芝加哥,这拙劣的谎言激怒了何存峰,他当即抗议,却遭到了美方人员的推搡,他暗自发誓,哪怕牺牲自己,也必须夺回国家的机密。 下午1点半,飞机降落在芝加哥,机长终于露面,告知何存峰,杨水长正在寻求“政治避难”,并声称要带着邮袋去台湾,机长甚至提议,让何存峰和杨水长一起下机,“监督”拆开邮袋。 何存峰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这种荒唐的说法,他指出,杨水长叛逃的瞬间,就已自动丧失了信使资格,邮袋必须归还给仍在执行任务的他,他援引国际公认的原则:“外交邮袋不受开拆或扣留!” 何存峰的立场坚定不移:作为乘客,他的目的地是纽约,不抵达目的地,绝不下机,如果美方胆敢强行拆开邮袋,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他的坚持让机长神情尴尬,理屈词穷。 僵持中,美国移民局和国务院的官员相继登机,何存峰面对他们,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和外交原则,美国官员们自知理亏,起初还想嘴硬,但在何存峰无懈可击的法理依据面前,他们只能低声商议。 最终,美方官员不得不承认了何存峰的胜利,两只被他视为生命的外交邮袋,完璧归赵,而叛逃者杨水长,则被两名美国警察从飞机上带走,他想用国家机密换取前程的算盘,彻底落空。 事件结束后,中国有关部门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美方在心虚气短的辩解之后,最终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何存峰因临危不惧、智勇双全,受到了通报嘉奖,记大功一次,并晋升两级工资。 四年后,一位中国外交官在纽约街头偶然遇见了杨水长,那个曾经的信使孤身一人,步履蹒跚,精神萎靡,三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却苍老不堪,据说他一直住在难民营,终日无所事事,因为没能带走那两只绝密邮袋,他在叛逃这条路上,也失去了所有价值。
[太阳]1985年11月,我国外交官何存峰乘坐美国客机飞往纽约,在飞行途中,何存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28 18:17:43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