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瑞士企业集体“跑路”了!最新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瑞士工程企业正打算把业务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28 17:17:41

[太阳]瑞士企业集体“跑路”了!最新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瑞士工程企业正打算把业务搬到欧盟去! (参考资料:2025-08-28 中国青年网——调查显示:瑞士1/3机电企业酝酿“搬家”) 瑞士,这个一向以精密制造和稳定出口著称的国家,如今正被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中心,全球化的牌桌上,外部的经济政策与内部的货币走势,像两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挤压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双重冲击”,一边是美国自8月7日起悍然生效的高额关税,税率飙到了惊人的39%,把欧盟邻国的15%远远甩在身后,这简直是给瑞士产品贴上了一张“昂贵”的标签。 另一边,瑞士法郎自己也不“省心”,作为全球公认的避险货币,年初以来它对美元的汇率涨了约13%,这让本就昂贵的瑞士制造在海外市场上更加没了价格优势,利润空间被严重侵蚀。 这两股力量拧在一起,直接后果就是订单量的断崖式萎缩,对于瑞士经济的支柱——那些出口导向的科技企业来说,这感受尤为刺骨,毕竟他们已经连续两年在工业需求疲软的泥潭里挣扎了。 企业们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瑞士机械与电气工业协会最近对385家成员企业做了个摸底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有了打算,准备把部分业务搬到国外,特别是欧盟。 这可不是简单的“跑路”,而是一种精明的“部分迁移”策略,大家心照不宣,把最核心的制造和工程技术留在瑞士本土,但把最后的组装、物流或者某些特定的产品线挪到欧盟的单一市场里去。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让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适用更低的关税,还能在欧洲市场需求不振时,更快地把货送到客户手里。 然而,搬迁只是选项之一,眼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整体销售额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下滑,最近一个季度的订单更是环比骤降了13%,这让许多公司在续签合同时头疼不已,定价、成本、产能,每一样都是艰难的抉择。 压力之下,缩短工时甚至裁员,成了摆在桌面上的无奈之举,行业协会负责人坦言,“裁员将不可避免”,而裁员的规模,很大程度上要看政界大佬们能不能说服美国手下留情了。 这场危机的影响力早已溢出科技行业,一份咨询报告显示,约七成的瑞士企业已经推迟甚至干脆取消了原定的投资计划,对美国业务的担忧,已经成了企业主们心头的第三大烦恼。 行业的呼声也越来越清晰地传向了政府,他们不要补贴,不要“输血”,而是希望政府能创造更好的大环境,来“显著降低区位和生产成本”。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欧盟,毕竟那里消化了瑞士近一半的出口,行业协会敦促政府,赶紧把与南方共同市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自由贸易协定给批了,同时升级和中国、日本、墨西哥的现有协议。 瑞士的官员们也确实在行动,他们正积极地向美国提出新方案,希望能扭转局面,所有人都盯着一个时间点——十月,期待届时能有一份新的协议来打破僵局。 这无疑是瑞士经济的一次大考,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和货币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企业在自救,政府在斡旋,通过这种上下联动的战略重构,瑞士正在全球化的新棋局中,奋力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和竞争力。

0 阅读:2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