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低估中国,做错了一件事!”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卸任后,终于敢说出真话了,他在返回美国后的首次专访中,便直言不讳的特朗普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伯恩斯讲得直白: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是“太强硬”,而是“太短视”。 他抓着关税这根棍子四处挥舞,从中国挥到日本、欧盟,再转回韩国,结果是把能拉拢的朋友全都推远了。 伯恩斯说得很直接:“连盟友都不信你了,还怎么一起制衡中国?”事实也确实如此。2018年特朗普点燃贸易战第一把火,指望着加税能让中国低头。 可结果是中国不仅没退,反而顶住了压力,步步为营地展开反制。伯恩斯用“以战止战”来形容中国的应对方式,意思再清楚不过:你出牌,我就接;你再加码,我就再反击。 特朗普政府当时的算盘很简单,认为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早晚得服软。 但现实是,美国农业州被反制措施打了个正着,大豆滞销、工厂裁员、零售涨价,普通家庭年均多掏2400美元。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测算,仅2018至2020年,美国因贸易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伯恩斯还特别提到了一个长期被美国政客忽视的问题:中国的科技创新。特朗普团队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靠的是“技术复制”,但在伯恩斯看来,这种认知早就落伍了。 他在访谈中提到,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崛起,不是靠模仿,而是靠持续投入和国家战略支撑。 他说:“你可以不喜欢中国的体制,但不能否认它的成果。”何况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已经给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比如说稀土。 2025年4月,中国对美反制措施之一就是限制稀土出口,美国高科技产业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断供”的后果。 五角大楼随后发布声明承认,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超过80%,这份数据让白宫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政策的可行性。 贸易战打了七年,美国企业该走的走、该亏的亏。特朗普2025年初重返白宫后,又一次把“关税万能论”推上台面,还宣布全国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对中国商品加征更高税率。 中国很快回敬了34%的反制关税,谈判桌也不得不再次摆上。8月12日,美中终于在日内瓦敲定一个临时协议。 美国同意暂停部分关税,税率基线维持在10%,中国则没有在核心领域做出实质性让步。路透社指出,这份协议更像是一次“停火”,而不是和解。 因为特朗普原本想借此逼中国让步,结果却是自己在汽车、消费品行业压力下不得不先松口。 伯恩斯对此的评价是:特朗普误判了中国的“国家意志”。中国不会接受以失败者的姿态退场,更不会因为外部压力改变战略方向。 他还提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如果美欧日韩能联手谈判,与中国对话的底气会更足。但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盟友们对美国也失去了耐心。 2024年,欧盟与中国签署了新一轮贸易协定,日本也在推进与亚洲国家的新产业链合作。伯恩斯说,这不是中国“拉拢”了谁,而是美国自己把朋友推了出去。 至于未来怎么办,伯恩斯的建议也很清楚:放弃幻想,接受现实。 他表示,美国需要重新修复与盟友的信任,同时也要正视中国的崛起。“不是去围堵,而是要在竞争中提升自己。” 他特别强调,美国不能再把精力花在“遏制中国”上,而是要加快自身产业升级。 比如芯片、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这些关键领域,只有国家层面的投入与协调,才能真正提升竞争力。 对于中美关系的走向,伯恩斯的判断是:竞争会持续,合作也不会消失。他说,两国都输不起真正的冲突,谈判会反复出现,协议也可能反复修改,但这就是新常态。 信息来源: 《专家:伯恩斯揭示了美对华战略误判 离任后的大实话》——新浪财经
“特朗普低估中国,做错了一件事!”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卸任后,终于敢说
世界今若在
2025-08-28 17:3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