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土耳其贸易部宣布:自即日起对经欧盟(除西班牙)转口的中国铰接链征收1200美元/吨反倾销税 近日,土耳其贸易部的一则公告在跨境贸易圈掀起波澜,宣布对经欧盟(西班牙除外)转口的中国铰接链征收1200美元/吨反倾销税,政策当日生效。 这一突然举动背后,是土耳其经济的多重困境与复杂的地缘经济博弈。 从经济数据来看,土耳其做出这一决策并不意外。当前1土耳其里拉仅能兑换0.1743人民币,年内贬值幅度已超25%,外汇储备压力持续增大。 制造业更是连续多月处于萎缩状态,6月制造业PMI指数仅为46.7%,低于荣枯线,新订单连续20个月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低迷。 在这样的背景下,土耳其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关税为本土产业筑起“保护墙”,这已不是首次。 今年7月,土耳其刚对中国、埃及和俄罗斯的聚丙烯薄膜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对中国企业的税率最高达62.94%。 8月初又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5%至43%的反倾销税,叠加现有关税后实际税负更高。这种密集的贸易保护措施,反映出土耳其经济面临的巨大压力。 中国铰接链产品之所以成为目标,源于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以JVS公司为例,作为铰接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产品通过四代技术升级,从早期的全液压控制到如今的轻量化系统,减重达20%-30%,使用寿命提升30%以上。 这些技术创新让中国铰接链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即便经过欧洲中间商加价,进入土耳其市场后价格仍比本土产品低15%-20%。 这种性价比优势让土耳其本土企业难以抗衡,也催生了欧洲的转口贸易,欧洲企业从中国进口铰接链再转卖给土耳其,赚取差价,就像印度转卖俄罗斯石油给欧美国家一样。 此次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西班牙的“特殊对待”。这与两国近年来升温的经贸关系密切相关,2025年1月土耳其对西班牙出口额同比飙升11.3%,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占比超过三成。 更重要的是,土耳其与西班牙在防务领域合作紧密,双方联合生产“自由鸟”高级教练机,这种战略合作关系让西班牙在欧盟中成为例外。 这种“区别对待”不仅是经济考量,更掺杂了地缘政治的算计。 然而,土耳其的贸易保护政策效果存疑。2018年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结果是92%的关税成本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美国国际贸易逆差反而扩大50%。 土耳其自身也有教训,2023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40%关税后,本土电动车价格飙升,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并未真正带动本土产业发展。 对于铰接链这类技术密集型产品,单纯提高关税难以解决本土产业技术落后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因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创新停滞。 欧盟的反应也值得关注。8月20日,欧盟普通法院驳回了土耳其航空公司针对欧盟禁飞令的诉讼,维持了因土耳其对俄制裁反制而实施的领空禁令。 这一裁决显示出欧盟与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土耳其此次针对欧盟的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双方的贸易摩擦。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已表示,若土耳其扩大关税范围,将提议欧盟对土耳其陶瓷、农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贸易战的风险正在上升。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寻找应对之策。JVS公司的经验提供了思路,其通过研发适应不同环境的专用产品,在极寒的北欧和酷热的中东都打开了市场。 企业可以考虑在东南亚设厂实现产地转移,就像应对光伏组件反倾销税时,晶科、晶澳等企业通过马来西亚、越南子公司获得关税豁免那样。 同时加强与西班牙企业的合作,利用其例外地位维持市场准入,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转口贸易商则面临更直接的冲击。那些长期通过德国、意大利转口的企业,要么承担高额关税,要么寻找新路径。 但现实是,其他地区难以替代欧洲的物流网络和产业配套,土耳其对欧盟转口的限制,实际上切断了一条成熟的贸易通道。这不仅影响中国企业,也让欧洲中间商损失惨重,形成“双输”局面。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土耳其的举动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缩影。2025年以来,全球已发生37起新的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产品的占比超过60%。 美国的关税战已证明,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会推高全球通胀,拖累经济增长。世界银行警告,若各国维持当前保护主义政策,2025年全球GDP增速将下降0.8个百分点。 对于依赖国际贸易的土耳其来说,过度依赖关税保护并非长久之计。 这场贸易风波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土耳其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产品价格,中国企业失去部分市场,欧洲中间商业务受损。 如何在保护本土产业与维持贸易开放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土耳其决策者的智慧。而对于中国企业,唯有持续提升技术实力,优化全球布局,才能在日益复杂的贸易环境中站稳脚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土耳其对中国铰接链:经欧盟转口征1200美元/吨反倾销税·和讯网
8月28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甩出一句狠话:欧盟正被中美挤到边缘。她拿出的数字不留情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