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有两个决策最难决断:一个是1946年与国民党决裂;一个就是抗美援朝。这两个抉择,一个关乎国家前途,一个涉及民族命运,背后都是生死存亡的博弈。 胡乔木回忆过,毛泽东一生中下决心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另一件是1946年准备和国民党彻底决裂。这两个决定都牵扯到国家生死存亡。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全国都想和平。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从8月28日到10月10日,持续43天,和国民党代表讨论政治协商会议、军队整编等问题。最后签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避免内战,通过和平方式建国。 但国民党随后调动军队进攻解放区,比如华北和东北。1946年6月,国民党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决定以人民解放战争对抗国民党进攻。党内有同志建议继续谈判维持合作,但毛泽东分析国民党意图独占权力,破坏协定,必须自卫反击。这场决裂直接导致三年内战,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9月15日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10月初,美军飞机轰炸鸭绿江边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刚一年,经济百废待兴。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开会讨论出兵问题,多数人反对,担心国力弱,美军有先进装备和原子弹。毛泽东连续召开会议,和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商议。从6月底到10月初,长考百日,过程三波两折。 先是观察局势,8月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备战。金日成10月1日正式请求援助。10月2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不出兵会威胁东北安全和国际地位。彭德怀从西北赶来,同意指挥志愿军。10月5日最终决定出兵。10月8日签发命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作战,把美军赶回三八线。这决定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但也付出巨大代价。 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6月到1949年9月,持续三年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包围长春和沈阳,国民党部队投降。淮海战役中围歼国民党主力,平津战役中切断国民党退路,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军横渡长江,攻占南京,国民党溃败,蒋介石撤到台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进行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运动战为主,把敌人赶回三八线。第二阶段转为阵地战,粉碎敌人多次进攻。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停战协定,美军退回三八线。志愿军分批回国,到1958年10月全部撤离。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边境安全,提升了国际威望,但也造成大量牺牲。 建国后,推进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开展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60年代调整中苏关系,发展独立外交。1972年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交换意见,打开中美关系大门。 毛泽东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国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中共中央发布讣告,全国哀悼。他的领导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格局。
毛主席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有两个决策最难决断:一个是1946年与国民党决裂;一个就
运赛过去
2025-08-24 23:25:16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