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学家断言中美打不起来:我非常确定中国将是下一个世界领导者!近日美经济学家梅拉梅德接受采访,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将会把美国拖入泥沼,而中国成为世界领导者,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并且这种更替不会通过热战实现。 美国几年来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压制中国,从推行TPP到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再加上芯片等尖端领域的封锁,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数据显示,尽管美国在贸易和技术上不断设限,中国对美贸易逆差比重反而在下降,2024年已经降至24.6%。 不仅如此,在半导体等关键行业,中国企业像华为和大疆依然突破重围,国产7纳米芯片已经实现量产,无人机出口反倒让“卡脖子”成了笑谈。 仅2024年,中美贸易额就冲到了将近6900亿美元,中方在美国国债持有金额突破7500亿美元。这种深层次的经济绑定,让两国的博弈充满了制衡感,对于美国而言,如果轻举妄动,华尔街金融市场可能第一个吃亏,而中国也是大客户、关键产业的主要消费市场。 中国的全球布局正变得愈加扎实,从“一带一路”大规模基础设施输出,到科技创新端的领跑,世界正在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强大推动力,2025年一季度“一带一路”订单创新高,科技板块更不差,像华为的5G专利和新能源车出口都在扩大。 其中,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七成市场份额,新能源车出口年增幅超过一倍,中国逐步在全球格局里占据主导,很多国际合作都把焦点放在中国市场和技术创新上。 反看美国国内,却像被自身政策反噬,2018年起,关税战对美国农业、中下游制造业影响巨大,美国农产品出口暴跌,农场倒闭增多。钢铁和咖啡这些生活消费品价格大涨,美国老百姓的日常开销也连年攀升。 根据2025年统计,美国家庭的年均关税成本已经多达2400美元,看似保护了本土产业,其实是搬起石头砸本国自己的脚。 地缘政治领域,美国在亚太布局军事,频繁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造势,但中国并未用对抗回应,而是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还通过贸易和基础建设稳固区域影响。中国的做法没有选择剑拔弩张,而是以经济和外交手段争取更多空间,与美国拉开了明显的策略差距。 美国经济自身也并不乐观,最近几年美国通货膨胀不降反升,国债收益率也一路走高,加息和财政两难,让美国的经济政策总像在走钢丝。 对比历史,英国靠金融崛起,美国靠美元霸权,现在中国在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上步步为营,凭技术和实力说话。梅拉梅德对中国未来的判断,其实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变化中的共识,无论世界格局如何演进,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未来的方向。
巴基斯坦最近坐不住了。他们公开要求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COPHC)给瓜达尔港追
【102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