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 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

易云的世界 2025-08-23 18:44:31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 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玩脱了,只是一切都为时已晚! 94岁的李嘉诚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却遭中国反垄断审查狙击,美国买家临阵加码军事条款。 这场228亿美元的交易崩盘,让昔日“商业教父”深陷中美博弈的夹缝,当资本野心撞上国家战略,商人的算盘终成大国棋局的弃子。 李嘉诚的失误始于对港口战略价值的误判。2025年3月,长和集团宣布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出售全球43个港口,其中最关键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扼守巴拿马运河两端,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对拉美贸易货轮必经于此。 这种“航运咽喉”的地位,早已超越商业资产范畴,特朗普政府曾公开宣称要“武力收回运河控制权”,中国则通过“冰上丝路”北极航道分流3625万吨货物,直切传统航线命脉。 当香港《大公报》五度发文痛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国务院港澳办罕见转载警告时,李嘉诚仍以“纯商业行为”搪塞。 直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他才惊觉:巴拿马运河的账本里,每一页写的都是地缘政治。 贝莱德财团的临阵反戈,彻底暴露美国战略欺诈。原定4月2日的签约仪式前夜,美方突然要求追加条款:将巴拿马港口30%运营权移交美国海军,并对中国货轮征收每船100万美元“特别停靠费”。 更致命的是,特朗普团队同步放风“审查国家安全风险”,实则将港口交易作为对华施压筹码。 这种“明援暗榨”的操作,与李嘉诚十年前英国投资惨败如出一辙:当年他斥资4000亿港元收购英国水电燃气,却因脱欧英镑暴跌、俄乌冲突致能源价格失控,资产蒸发千亿。 还被英媒斥为“民生吸血者”。历史证明,美国资本从未将跨国商人视为伙伴,而是随时可弃的提款机。 交易崩盘触发连锁雪崩。长和系单日市值蒸发781亿港元,债券遭史诗级抛售;巴拿马政府翻出十年旧账,追讨13亿美元码头租金欠款,更以“特许经营违规”为由威胁收回港口。 家族自救行动更显狼狈:次子李泽楷紧急切割电讯盈科资产,长媳王俪桥悄然回国考察珠海新能源项目,试图重拾中国市场信任。 讽刺的是,李嘉诚曾嫌弃的中国港口业务,如今已成中远海运的“香饽饽”,盐田港2025年上半年吞吐量增长17%,而他想套现的巴拿马港口因中国货轮绕行,吞吐量暴跌12%。这场溃败印证了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的论断:“全球化的黄昏,正是国家利益觉醒的黎明。” 李嘉诚的困境折射所有跨国资本的集体焦虑。他幻想复制1993年囤上海地皮赚千亿的神话,却忽略世界已从“经济优先”转向“安全优先”:美国强推“友岸外包”重构供应链,中国推进“内循环+关键领域自主化”。 当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工厂为宝马供应电池,比亚迪在巴西建电动车基地时,长和系仍在“两头下注”的旧逻辑中沉沦。 更深层的教训在于规则认知。中国开辟北极航道、布局秘鲁钱凯港,用“去巴拿马化”破解封锁;美国则借《通胀削减法案》逼企业“选边站”。当贝莱德CEO芬克与白宫密会三次时,李嘉诚才恍然大悟:大国博弈的棋局里,商人不过是过河卒。 当巴拿马审计员清点长和港口资产时,李泽钜正在珠海谈判光伏投资项目;当美国议员讨论“运河控制权”时,中远海运的货轮正穿越北极航道驶向欧洲。所有背离国家航道的孤舟,终将被时代巨浪吞没。 李嘉诚的溃败最振聋发聩之处,在于撕碎“资本无国界”的幻梦,94岁老人在交易崩盘夜或许终于明白:商业理性从来臣服于国家理性,而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商人最好的位置不是棋手,而是看懂规则的旁观者。 此刻,盐田港的龙门吊正装卸着往来丝路的集装箱,那铿锵的撞击声,恰似对新时代规则的庄严宣告。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