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许是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所以最近才接连亮相的各种尖端军事装备。 美国军

古今知夏 2025-08-22 17:17:27

中国也许是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所以最近才接连亮相的各种尖端军事装备。 美国军队虽然还是全球最强,但一些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在缩小,比如在先进战斗机研发上,美国自己的目标推进得很慢,而其他国家已经让原型机飞上了天。 美国空军有个叫 “下一代空中优势” 的项目,说白了就是搞六代机,从启动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原本说 2035 年就能服役,结果呢?成本超了 300%,最近直接被迫暂停了 — 花了这么多钱、这么长时间,最后落得个 “半途而废”。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军工体系的大问题:一方面,国会里两党老吵架,军费拨款动不动就卡壳;另一方面,军工企业为了赚钱,把装备价格抬得离谱,完全不管实用性。 再看看 F-35 ,美国刚批的 2025 年国防预算里,这战机的采购单价又涨了,现在一架要 1.2 亿美元!反观咱的歼 - 20,量产成本早就控制在 7000 万美元以内,不光便宜,性能还不差 — 美国的 F-22 飞行员现在还在琢磨怎么应对歼 - 20 的超音速巡航,咱的歼 - 35 已经在福建舰上 “练手” 电磁弹射了。更关键的是,歼 - 35 的隐身和超视距打击能力,比日本刚拿到的 F-35J 强不少,这一下就让美国在西太平洋的 “空中优势” 没那么稳了。 美国当然不甘心,所以这些年一直在推 “印太战略”,拉着盟友想围堵中国,可实际效果却 “漏洞百出”。最积极的就是日本,最近动作特别多:8 月份刚接了首批 F-35B 战机,转头就开始改 “加贺” 号直升机航母,改成后就能装舰载机了。 它表面说 “强化防卫”,其实就是想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扩大自己的军事影响力,周边国家早就看明白了,都在警惕它的野心。 英国也想跟着美国在亚太 “刷存在感”,结果闹了笑话。今年上半年,英国 “威尔士亲王” 号航母带着 F-35B 来参加联合军演,路上战机接二连三出故障,好几次被迫紧急迫降,演习节奏全乱了,原本想搞的 “威慑”,最后变成了 “丢人现眼”。 澳大利亚更离谱,跟着美国、英国搞 “奥库斯” 联盟,非要弄核潜艇,这下把东南亚国家惹毛了 — 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直接反对,怕核扩散影响自己,澳大利亚现在是 “盟友没讨好,还得罪了邻居”,两头不讨好。 跟美国这边的 “乱哄哄” 比,中国的军事发展一直 “稳扎稳打”,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的。歼 - 20 和歼 - 35 列装,不只是为了提升空军实力,更是为了应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围堵,守住咱的 “家门口安全”。 而且咱不是 “单打独斗”,今年 5 月,中俄在日本海搞了 “北部・联合 - 2024” 演习,军舰和战机一起练反潜、制空,就是告诉美日:别想随便在这一片搞事,我们有能力牵制你们。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更值得说,这技术以前是美国的 “独门绝活”,只在 “福特” 号航母上用,还老出故障。咱不光突破了这个技术,还直接用在歼 - 35 测试上,这意味着咱们的航母作战效率能大幅提升,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这下真要被撼动了。 现在国际上的态度也很有意思,越来越多国家不想跟着美国走了。欧洲那边,瑞士本来想买 F-35,结果美国突然对欧洲盟友加征武器关税,瑞士直接暂停采购,重新考虑了; 德国也在推进 “欧洲防务基金”,想自己搞防务,不想再依赖美国武器。东南亚的越南更聪明,一边接美国的军售提升监控能力,一边又跟中国深化产业链合作,两边都不得罪, 就想保住自己的利益 — 这种 “不想被美国绑着走” 的趋势,其实就是美国霸权在松动的信号。 说到底,现在中美之间的军事较量,根本不是 “谁的武器多”,而是两种发展模式的比拼。美国想靠技术垄断、拉盟友来维持霸权,可国内吵得厉害,盟友又各怀心思,越搞越被动;咱中国是靠自己的全产业链优势,一步一个脚印搞技术突破,而且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不搞霸权那一套。 这才是咱们发展国防的根本目的。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