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背带裙成为了流行的裙装,其实早在约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背带裙。 目前能够见到的北魏时期穿背带裙的女性形象较少,北齐时期,女子穿背带裙的现象增多,背带裙在形制上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打缀褶的背带裙,而且此时期大部分女俑背带裙都系有明显的裙带。太原北齐张海翼墓出土了穿着背带裙的女侍俑,女俑的动作以及背带裙的样式与娄叡墓女侍俑如出一辙。 女俑在小袖衫外穿着背带裙,裙带似乎系在裙腰的下方位置,自然垂在身前。除了山东和山西,河北也出土了穿背带裙的女俑。 这些陪葬女侍俑的着装表明,此类打缀褶的背带裙在当时的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区流行。太原在北齐时也被称为晋阳、并州,是除了都城邺城之外的别都,具有重要地位。 单色的背带裙在隋唐的墓葬中也有出土。隋至初唐,女子对背带裙美的追求可以说是逐渐到达巅峰,无论是单色背带裙还是间色背带裙都极具色彩和形式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雍兴路出土的唐代女俑穿着红色背带裙。山西长治王惠墓(公元676年)出土了一尊姿势很可爱的女立俑,她也是身穿背带裙。 英国斯坦因从阿斯塔那唐墓所得《美人四时行乐图》绢画上绘有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性,画面已经残缺,仅留下了女子的上半身,其肩部到胸前位置有两条蓝色的带子,带子的样式与背带裙的背带接近,该女子所穿的很可能就是背带裙,可见这时候背带裙裙身以及背带的颜色都更加艳丽了。 北齐时期还出现了一种背带间裙的新样式裙装。背带间裙的出现与间裙的流行密不可分,所谓“间裙”,指的是不同颜色面料相间缝缀而成的裙子,关于间裙,已经有较多学者讨论过,在此不再赘述。 间裙出现得比较早,但到了十六国时期才开始大范围的流行,间裙与背带的结合则要晚至北齐。娄叡墓出土的女侍俑即下身穿红黑间裙,间裙又与肩部背带相联接,形成背带间裙。目前所见的背带间裙均为背带与二色间裙的结合,而且这种背带间裙新样式对隋唐女子裙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部分女侍俑就穿着背带间裙,红色条纹表示红色裙片,相间的部分则保留泥土的原色,可能表示的是白色裙片。 麴庆墓出土了种类多样的背带间裙,有红白和黑白两种,其中一件背带间裙的背带和裙腰均为黑色,看起来与裙身的红白颜色并不搭配,比较少见。张盛墓和麴庆墓出土背带间裙的颜色基本为红、白、黑三种颜色,女俑在背带间裙的里边穿着小袖衫,外面无帔帛搭配。 唐代时,组成间裙的裙片数量特别多,显得更加时尚、漂亮。背带间裙也随之变得更加华丽,其间裙的颜色有了明显变化,出现了蓝色系裙片,但是裙带仍为白色。当时,这种华丽、时尚的背带间裙基本流行于都城长安一带。 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发掘了唐代李寿墓,墓中壁画上的乐舞女子即穿着背带间裙,背带为红色,联接着红蓝间裙,裙带为白色。背带裙的里边似穿着小袖衫,部分女俑又在背带裙外着淡紫色帔帛,颜色搭配十分艳丽亮眼,两排乐舞俑看起来颇为壮观。 此外,咸阳礼泉县唐代段璧墓出土壁画所绘女侍也穿着背带间裙,其背带为深紫色,下身则是天蓝与深紫相间的间裙,系白色裙带,肩部披淡蓝色帔帛,整体的色彩搭配特别和谐。 总的来说,从北朝至初唐,背带裙由实用性服装逐渐转为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的服装,但无论是其实用性还是审美性,都体现了古代女子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上层贵族的喜好以及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向。
黑色长裙魅力无限~~
【3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