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夜袭清丰城,刚摸到城下就被敌哨兵发现:“谁?”一战士机智应变:“老百姓!”其信以为真。部队继续隐蔽,过了许久,却迟迟不见进攻信号,城楼上忽然一片嘈杂,连长大惊:“敌人好像发现我们了!”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八路军战士刚摸到清丰城下就暴露了。千钧一发之际,一句机智的”老百姓”竟然蒙混过关。可谁知道,这只是这场惊心动魄夜袭战的开始。当城楼上突然传来嘈杂声时,所有人都意识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1944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为进一步摧毁敌人对我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将小块游击区扩展为大块根据地,以两个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发动攻势,一周内先后拔除敌人据点50余处。当时的清丰城位置相当重要,是冀南、豫北之间要道上的重镇,土地肥沃,素有粮仓之称。 春季攻势后,守卫清丰县城的日伪军害怕被歼,只得弃城逃窜。八路军和游击队立即发动群众,连夜拆除了城墙、碉堡和军事设施。可好景不长,随着夏收季节的到来,日伪军为了抢夺粮食,又拼凑了清丰、南乐、大名几个县的伪军警备队5000多人,组成”冀南剿共保安联合军”,在数十名日军顾问的督战下,重新占领了清丰县城,准备以此为基地,外出抢粮。 冀鲁豫军区第8分区司令员曾思玉看到这个情况,知道不能让敌人得逞。眼看麦收将至,绝不能让老百姓辛苦一年的粮食被敌人抢走。经过周密侦察,他决定先清扫外围据点,再实施夜袭。5月29日,各部队整装出发,于拂晓前赶到六塔集附近集结,而后分散进攻各处据点。 7团2营作为主攻部队,率先发起攻击。5连作为尖刀连,组成两个梯队,悄悄向城墙摸去。行进中突然响起一声枪声,这是伪军惯用的放冷枪壮胆伎俩,战士们早就习惯了,继续向前。梯子组战士带着四副梯子安全抵达城墙根,正准备架梯登城时,城楼上的伪军哨兵听到响动,大声喝问:“干什么的?” 走在最前面的战士心头一跳,但立即镇定下来,用当地口音答道:“老百姓!”城楼上的伪军哨兵听后,不耐烦地挥挥手:“大晚上的,赶紧走!”就这样,一句机智的应答竟然蒙混过关了。 5连全部到位后,战士们在壕沟中隐蔽等待总攻信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月亮渐渐西沉,夜露开始凝结,打湿了战士们的军装。可是等了很久,一直没有进攻信号。更要命的是,城楼上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说话、跑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比刚才明显增多。连长敏锐地察觉到异常,脸色一变:“敌人好像发现我们了!” 营长项立志当机立断,立即下达攻击命令。手势传递间,信号弹划破夜空,突击组和梯子组的战士们如潮水般跃出壕沟,向着高耸的城墙冲去。但此时城墙上的伪军已经增加了兵力,仅有的四副梯子难以应对敌人的火力封锁。 正在关键时刻,负责带路的老乡刘二志想起东边约二十步处有一段未修好的城墙,没有敌人驻守,虽然陡峭无法架梯,但可以搭肩上去。通讯员许德盘自告奋勇蹲下搭肩,战士们一个个踩着他的肩膀爬上城墙。5连1排战士冲上去后,立即向炮楼突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站稳脚跟后,他们又发现不远处另有一处更好攀爬的城墙缺口,迅速通知部队改变突击口。2营几个连的战士如潮水般涌入,向西突进。伪军被惊醒后想要反扑堵住缺口,反被2营追着打到街巷处,双方展开激烈的夜间巷战。 其他几个方向的部队也同时发起进攻。战斗一直打到拂晓,城内伪军屡战屡退,几乎全部龟缩在东北角的高层炮楼中顽抗。曾思玉调来炮连,在炮楼下部打出一个大洞。趁硝烟未散,5连2排排长朱怀泉带着突击队冲了进去。经过反复冲击,终于击溃楼内伪军。 30日10时,战斗胜利结束。据统计,此次战斗全歼守敌2000余人,活捉伪冀南道尹、伪县长、伪警察所长等伪官吏40余人;30多个日军顾问除8人被击毙外,其余20多人被俘。八路军缴获机枪21挺、步枪1500余支、子弹万余发、战马15匹、汽车2辆以及大批军需物资。 由于当时攻城部队已将会开车的日军俘虏押走,在打扫战场时,如何开走缴获的汽车成了难题。经研究,八路军战士找到了4头黄牛,用牛拉着汽车回到了根据地,引来大批群众围观。这一幕成为当地人民津津乐道的佳话。 清丰城夜袭战的胜利,不仅保卫了即将到来的夏收,也进一步巩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那个机智回答”老百姓”的战士,虽然史料中没有留下他的姓名,但他代表了千千万万在敌后战场英勇奋战的八路军指战员。 一句”老百姓”救了全连,但真正的胜利靠的还是战士们的勇敢和智慧。这样的故事在抗战中还有多少?你觉得八路军夜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们。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0点赞】